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民党党玺 与国玺像极了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寓中╱台北报导〕国民党新任主席8月19日交接,这是国民党一百一十年来首次有新、卸任主席的交接仪式,党中央极为重视,由于国民党没有党主席印信,交接典礼上不排除请出国民党镇党之宝“中国国民党之玺”,由现任主席连战交给新主席马英九,象征党权移交与传承。

国民党行政管理委员会昨天邀集相关党务单位商讨十七全主席交接事宜,会中决定将编印移交清册分送现任及新任的党主席,移交清册将胪列国民党的财务、人事、党务情形,由中评委主席团推举一人监交。

至于印信交接,不排除请出镇党之宝“中国国民党之玺”,另外就是中央委员会的印信。

中国国民党之玺是国民党的党玺,过去主席就职,除了主席当选证书用印外,就职典礼上用红布包着的,其实只是党玺的“锦盒”,真正的党玺锁在台湾银行保险箱,如果这回请出本尊,将是首度公开亮相。

党中央指出,不轻易请出中国国民党之玺,是因为党玺是党的无价之宝,不能随便曝光,另外当然就是安全考量,党务人员表示,党玺是党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如果发生“夺玺”事件,谁担当得起?

“中国国民党之玺”是在民国十八年11月20日启用,当时北伐完成,国民党取得政权,在党国不分的那个年代,党玺和国玺几乎是同时制作,党玺正方形,钮顶中端为青天白日党徽,翠玉(新疆的和阗玉 )所制,玺面十三点二公分见方,台高九点二公分,重九十二两七钱,印模篆文是王褆所篆的阳篆。

如同国民党“党徽”与“国徽”难辨,国民党的“党玺”和“国玺”也很神似,除了玺钮形式及钮顶的国徽,国玺在玉材、高度、面方、重量、丝穗,甚至印模的篆文,几乎和党玺完全一样。

依国民党党玺之维护保管及郑重使用办法规定,非经党主席或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或中央委员会之核准,不得使用党玺,使用党玺的情况有四:一、用于主席当选证书;二、用于党中央颁授隆重勋奖;三、用于党荣典颁匾;四、其他经特准之用途。由于使用的办法规定严谨,党史馆早年出版的重要党内刊物,内页一定会有党玺照片,但党史馆现职人员没有人看过党玺真面目。

“中国国民党之玺”在民国三十八年从中国运到台湾,也历经曲折,国民政府从中国败退,国民党党玺也随党中央一路从南京、广州、重庆撤到海南岛的海口,最后将国民党玺带来台湾的,是前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故宫院长秦孝仪。

当年还不到三十岁的秦孝仪是在秘书长郑彦棻的亲自交托下,将党玺从海口带到台北,秦孝仪曾以五言律诗描述受托当天心中的感慨:“去去崖山峡,崩离事不殊,唯残双黑子,犹戴一头胪;爱死气何靡,求仁事岂迂,伶仃洋上望,呕血托歌呼”。

〔记者苏永耀╱台北报导〕针对国民党之玺与我国国玺有高度雷同,而有“党国不分”的问题,对此,总统府公共事务室主任陈文宗昨日表示,“暂不回应”。

据侧面了解,两者的相似性已引起府方关注,并就细部情况深入了解。

我国国玺有二种:一为“中华民国之玺”,一为“荣典之玺”。新任总统就职时,依“印信条例”规定,由立法院长授与“中华民国之玺”及“荣典之玺”,代表国家权力之象征及政权之传承,赋予新任总统国家大政及责任,为中华民国全体国民之所付托。其中“中华民国之玺”为代表国家之印信。依据规定,盖用于国书、批准书、接受书、全权证书、领事证书、领事委任文凭等文件。

“中华民国之玺”是在中国大陆时期国民政府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后制成,于民国十八年国庆日启用,迄今已近七十六年。

“中华民国之玺”质地为翠玉,重三点二公斤,玺身高四点三公分,连玺钮部分全高为十公分,玺面为十三点三公分见方。玺钮上刻有青天白日国徽,并系有宝蓝色丝穗。(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