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兰屿油污 暴露生态保护和国防缺口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八日电)飞鱼季刚结束,兰屿美丽的海域就出现了油污!这个最有希望成为台湾第一个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记录的兰屿,生态保护竟然这么脆弱,同时突显了国防上的严重缺口。

兰屿岛位于台东东南外海四十九浬太平洋上,被称为镶在碧蓝太平洋海上的一颗明珠。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着超过八百五十种的植物及多样珍贵的动物资源。像是兰屿角鸮、兰屿珠光凤蝶、雅美麟趾虎、兰屿猪,以及植物方面,兰屿的罗汉松、象牙树等,都是兰屿特有种。

在文化方面,世居于兰屿的雅美族人,千百年来以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发展出独特而精致的海岛民族文化,像是对植物、大海的敬畏,让滋润他们生活的资源得以生生不息;像是禁忌最多的飞鱼季、拼板舟、地下屋等更是充满了雅族人的生态和生活智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登录的“世界遗产”有七百多个,“世界遗产”分成“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兼具文化和自然的“复合遗产”,兰屿岛,得天独厚,具备了“复合遗产”的条件。摒除客观台湾非联合国会员的因素,兰屿很有希望成为台湾第一个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

不过随着文明的入侵,这块遗世天堂,原始风貌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快速流失。早年主政者认为达悟族“半穴居”(地下屋)住屋机能落后,影响国际形象,进而陆续在岛上补助兴建“示范住宅”,到了民国六十年更推动“改善兰屿山胞住宅计划”,结果出现了海砂屋;民国八十几年当时的省政府补助每户房舍改建经费新台币四十五万元,又掀起了一阵改建风潮,但是至今还有许多房屋只盖了一半。

钢筋水泥取代了充满生活、建筑智慧的地下屋,目前只有在野银部落可以看到保留完整的地下屋,不过也只剩下三十间。

另外,在动植物生态也遭到快速破坏,如珠光凤蝶、罗汉松;过去可以捉到手臂粗鲈鳗的原始溪流,已经被水泥沟渠取代,过去椰子蟹觅食、绿蠵龟产卵的海岸,部分已经遭到防波设施破坏。

建构兰屿文化和生活主轴的飞鱼文化,近年来随着机动船取代拼板舟、年轻人外流、外来渔船捕捉飞鱼的冲击,正受到严厉的考验。

正当雅美人忧虑岛上的人文、生态和遗址正快速流失之际,竟然连海面也受到油渍的污染,让人错愕不已!显见生态上的防护相当脆弱!

另一方面,根据环保单位研判,油污来源可能是外国大型船只偷排放废弃油。兰屿和台湾之间海域有一条国际航线,进出的外国籍货船、商船、客船复杂,但是没有一套安全机制,就像这几年来一样,中国的情报船可以轻易的出现兰屿海域,甚至通过兰屿和小兰屿之间,形成国防上严重缺口。

兰屿海域出现大量油渍污染,相关单位有必要追查污染的来源,找出兰屿生态的防护缺口,莫让这颗海上明珠继续沾染文明的尘埃,同时杜绝国防缺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