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农场复健 精神病患重生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在台湾花莲玉里的万宁农场中,一群走出病房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胼手胝足、挥汗耕作,在与自然田野朝夕相处之间,解放了他们狂乱的心灵,令其重拾宁静,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境界”!

“当小苏走进农场时,他仿佛醒了过来!”四十多岁的小苏,八年前精神分裂症首度发作,一度意识混乱,甚至连自己的排泄物都吃,到农场一年多来,他非但不再发病,能自理生活,更成了开搬运车的驾驶。

“稻子很软,没喷药,虫又爱吃,台湾台风多,不容易照顾,实在没时间想其他事情!”小苏这番话,被印在万宁农场出产的复健优质米真空包上。

万宁农场隶属署立玉里医院,民国六十三年成立,是全台最具规模的农牧混合式复健工作训练场,历经三十二年辛苦经营,面积从当年三公顷扩充到今日的三十七公顷,年产肉猪约五百头与稻米约三百四十吨,全数供应院内两千两百名住院病患食用,该院九成以上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个复健训练的模式所获得的成功,不但傲视全台,可能也是全球仅见。

农场主任邱鸿森说,农场的工作是职能治疗的一种,适合病情稳定、体能较佳且有兴趣的病患,病患一天工作五到六小时,有些人几天就受不了,但也有人一待就是十几年;目前实际在工作的病患,约三十多位,清一色是男性。

年逾六旬的李老先生,精神分裂后被家人送到医院,但他无法接受,逃院回家多达十多次,来到宽阔的农场,他犹如找到新天地,爱上了这份“工作”,一待就是十多年,是全农场中最资深的病患。

玉里医院医疗团队表示,这样的复健训练,虽然无法“治愈”精神分裂症,但却能有效的稳定病情,并延缓功能退化;“从消极收容到积极复健”,他们希望证明精神病患并非不定时炸弹,也不只是社会累赘,只要给予适当舞台,病患们也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生产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