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观察家:台海互动的大民主战略已无可避免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康世人新加坡六日专电)香港资深政治观察家陈子帛今天在联合早报投书指出,陈水扁总统日前向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发表旨在建构台湾民主与两岸和平基础上的台海权力新平衡演说,内容衔接美国总统布希的“大民主战略”,试图向中国输出台湾民主经验,台海政治互动的“大民主战略”已无可避免。

文章指出,陈总统发表的这篇演说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涉及两岸政治互动重要的发言,政治意涵可能对未来台海关系互动产生影响,值得各方认真解读。

陈子帛说,在陈总统的演说中,提出“台海权力新平衡”三项目标,从头到尾抓住两个衔接,一是和北京二OO八年奥运主题衔接,一是和布希总统积极推行的“大民主战略”衔接。

陈子帛表示,前者强调的是“一个世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主题,期待中国能加入全球“民主社群”,追求“一个和平的世界”、实现“一个自由的梦想”。后者则紧紧抓住布希近年不遗余力推动的“大民主战略”,将大民主战略的主流价值体系,注入“台湾政治民主化经验”。

他说,陈总统的“新平衡”演说,核心内涵其实就是力图将台湾政治民主化和宁静革命,与“全球民主社群”连结,向中国进行整体样板输出,并借“普世价值”,积极防御和阻击中国对台步步进逼的“和平统一”诉求,对中国“和平崛起”及“反分裂国家法”制定后给“渐进式台独”和“法理台独”划地为牢解套,其中更有主动对中国输出台湾民主的强烈企图。

文章认为,这个“新平衡”概念,在现实两岸关系及国际情势的大背景下,应该有其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卖点。尤其是美国及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和平崛起充满不适应和疑虑之际,显然是一次主动迎合与呼应,也是在中国军力报告公布,及台湾国家安全报告出炉前,一种别出心裁的铺陈。

文章说,一九八九年之后的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地区的统治和合法性,受到愈来愈多的质疑和挑战,但迄今仍是不可取代且难以被取代的执政党,“政治民主化仍是中共的软肋(弱点)”。

文章认为,在两岸互动过程中,“经济学台湾”的口号可能远不如昔,但台湾政治民主化的经验,却可能对中国产生某种意义的冲击,这些冲击时期早在连宋相继登陆,已经悄然显现。台北市长马英九以多数票当选国民党主席,及台湾人进入台湾政治舞台的前缘,已成为这次陈总统“台海权力新平衡”的主要依靠和凭借。

人们注意到,陈总统的演说中表示,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承受“中国的崩溃”可能引发的全球震荡,也没有任何国家能接受“中国威胁论”或“中国非和平崛起”对区域安全与稳定带来不确定性。

陈总统演说也承认中共在大陆还会有一段颇长的执政时期,但强调中共唯一的自救之道,是民主政改和民主崛起。文章认为这也是一次巧妙的顺水推舟。

陈子帛表示,无论外界如何贬低台湾“不完全的民主政治”经验,对民粹主义的滥觞极尽批评之能事,但有一点却无法回避,那就是台湾政治民主化进程、军事权威体制的解体、当家作主的愿望与主流民意能量的空前释放,还有国民党一党独大地位的破局,二千年与二OO四年政党轮替的实践,及“百年老店”国民党的脱胎换骨,台湾公民社会雏形及民众自主意识逐步实践,基本上是在“不流血、非暴力”状态下实现的。

文章强调,这种所谓的“宁静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是零的突破,没有人能够否认包括国民党“旧貌换新颜”转型在内的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时代进步。

陈子帛认为,台海政治互动中的“大民主战略”已无法回避,陈总统和民进党政府已经主动出招,试图在民主经验输出上将中共的军,下一步旧看北京要如何回应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