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原建筑师生前进马祖铁板 打造梦想桃花源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7日报导】创造力教育打造马祖亮丽风采专题报导 (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十七日电)中原大学建筑系所师生参与“教育部创造力学养计划”,选定马祖南竿乡铁板聚落。中原师生与居民同心协力,让社区中的垃圾消失了,梦想中的铁板桃花源正逐渐成形。

紧临海岸的马祖南竿乡仁爱村,因长年堆积的深红色沉积岩,像极氧化铁的颜色,而有“铁板”的俗名;铁板位于马祖南竿岛的最南方,因属面向中国大陆的一侧,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过去,因为大量驻军的关系,军人消费是铁板社区主要的生计来源,随着驻军逐渐减少,铁板居民也面临聚落商机逐渐没落的窘境,加上铁板聚落早期是个依靠渔业的村落,由于世代交替,人口外移,村庄内遗留大量废弃空屋,益发显露铁板社区的衰颓与老态。

中原大学建筑系所的学生,参与教育部“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子计划“教育部大专校院建筑设计创意学养计划”,来到铁板聚落,和居民们一起重现铁板聚落的风貌。

这些“七年级”学生们可不是外界普遍认为的“草莓族”,他们挽起袖子,扛起各式工具,在一片残屋碎瓦的铁板村中,进行社区重整工作。

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喻肇青指出,目前铁板居民的职业结构单纯,大多从事公、教业,因此铁板居民的社区意识容易凝聚,他们也愿意花时间和学生沟通,讨论如何将老旧倾颓的村落改头换面,在村民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原本老旧的村庄展露新的面貌。

中原建筑所研究生表示,初到铁板社区时,社区内到处都是杂草丛生、堆满垃圾,或是一片残屋碎瓦的空地,在学生与村民努力下,共同整理出一块块美丽的空间,成为居民休憩谈心的最佳场所。

例如在仁爱国小旁,一片原本长满杂草,满是黑泥的空地,在学生与村民花了两天时间、动员超过二十人次的努力下,现在已成为绿油油的“口袋生态公园”,仁爱国小未来将结合生态教育,将这片美丽的空地,进一步规划为蝴蝶生态园区,作为小朋友的自然教室。

仁爱村一号与六号现址,因长年无人居住,木造房屋倾倒,使这片相连的空地成为一处脏乱的垃圾堆,在众人的发想下,大家一起清除废弃物,并种上绿色植物与桃红色的花朵,还在一号空地上放上造景,六号空地上放了有洋伞的咖啡桌与椅子,两户产权以新铺的石板小径为界,现在这片“一加六公园”成为村民休息的好去处。

铁板社区家家户户门前,都摆了几张椅子,天气不错时,村民坐在自家门口,和邻居闲话家常,这是台湾都会少见的情景;为了延续这种“聊天文化”,学生们动手整理另一块堆满垃圾的空地,除了绿化之外,更在空地上装了座椅与灯具,经学生、村民、小朋友们的脑力激荡后,将这里定名为“许愿公园”,期待铁板特殊的人文风情能一代代延续下去,也希望来到许愿公园聊天的每个人,都能怀抱梦想,并让愿望实现。

学期即将结束,社区营造重建工作也告一段落,参与教育部学养计划的各大专校院学生,决定在期末举行交流分享活动,参访的第一站就选定铁板,铁板居民全村总动员,在社区的信仰中心“铁板天后宫”广场,为近百名台湾师生,办了一场丰盛的晚宴。

村民的热情与凝聚力让远从台湾渡海而来的师生相当感动,许多教授都说,在台湾,已很少见到这样热情且团结的村落了。

曾到台湾参加擂鼓大赛,获得特优殊荣的仁爱国小鼓队学生,也在晚会表演余兴节目,在初夏海风息息吹拂的铁板天后宫广场,震天隆隆的鼓声和着阵阵海浪拍岸声,铁板老一辈的居民都说,村子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的确,在中原建筑系所师生努力下,学生和当地居民建立浓浓的友情与信赖,才能让铁板社区整建工作顺利进行。中原学生表示,铁板社区是他们第二个故乡,未来他们还会和铁板居民一起努力,打造梦想中的铁板桃花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