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谢揆:高捷采BOT 国民党执政时的决策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嘉慧台北七日电)对高雄捷运BOT决策过程,行政院长谢长廷今晚说,BOT决策是在行政院长萧万长及高雄市长吴敦义任内决定,当时是国民党执政;原本政院核定橘线由市府兴建,红线BOT,但前高雄市府为了防堵他当选市长后,有发包工程的权力,才在投票前一天决策大翻盘。



谢揆晚间接受TVBS全民开讲节目专访,以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出示多份公文,详细说明高捷BOT决策及后来转变的过程。

谢揆先出示民国八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行政院函高雄市政府公文指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建设计划,自核定迄今近八年,仍在工程执行方式之规划及遴聘顾问阶段,计划执行效率有待提升。在政府积极倡导扩大内需方案之际,计划工程主办单位应确实检讨,如何突破现有之障碍,加速工程计划之执行”,公文署名为行政院长萧万长。

八十七年十月二日行政院函高市府公文指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建设计划,经审慎评估后,决定采民间参与方式推动”。

八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高雄市政府函行政院公文指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红橘线路网建设计划,总经费一千九百五十二亿,橘线为基本路网之建设,同意由高雄市政府自行办理;惟红线之开工晚四年,宜参照奖参条例积极规划由厂商提供资金兴建负施工全责,以节省工务成本”。

由于当时正值竞选期间,因此市长吴敦义请假参选,该文由副市长黄俊英代行。

谢揆说,十一月十一日高市府还说橘线由市府兴建,红线才由民间办理,但是二十天后却变了。

根据八十七年十二月四日(高雄市长投票前一天)高雄市政府函行政院公文指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红橘线路网建设中,政府投资部分,并同交由民间投资者承建”。

“高雄捷运建设遵行政院指示,以奖励民间参与方式办理,其中由政府投资建设之部分,营运期间仍需交由民间投资者使用与维护,故施工及营运管理之介面非常复杂。鉴于捷运建设规模庞大、系统技术繁杂、介面整合困难,缘乃将运用民间资源与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品质,有效掌控施工进度,减少介面,明确责任。故将政府投资部分交由民间投资者一并办理,实有其必要性,且借此可扩大民间投资者之工作范围和商机,吸引参与投资,有助资金筹集,并提高民间投资诱因”。

谢揆说,上述公文将橘线的兴建,也一并交由民间办理,推翻政院二十天前的决议。由于市长吴敦义请假,该文仍由副市长黄俊英代行。

谢揆质疑,为何这么重要事情,由副市长代行?且在选举前一天,匆匆发函?后来发现,这份公文五天后才到交通部,他不禁怀疑,“若我没当选市长,这份公文是否就不用发出”?

谢揆表示,现在外界都说,当时他为了逃避议会监督,才采BOT;但是其实是前高雄市府为了防堵谢长廷当市长后,拥有高捷工程发包的权力,才在最后阶段,政策大翻盘。

至于谢长廷为何不翻案?他说,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他上任市长后,刚开始也没发现这些公文,后来议约时才发现;加上当时中央还是由国民党执政,要变更已经核定的政策,也不太可能。

外界质疑“有力人士”陈哲男是否介入关说?谢揆说,当初竞选高雄市长时,陈哲男跟他一起参加党内初选,“怎么可能来关说”?

谢揆说,若依照国民党执政时代核定的一千九百五十二亿元,发包下去,也许就是原来的构想;但是他上任后,只用一千四百一十七亿发包,加上三百零四亿九千万的民间投资,当中政府节省五百多亿,后来因为钢料成本增加,预算增加到一千五百零八亿,即使如此,也省了四百四十四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