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类比IC设计商机庞大 未来营运成长可期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治平台北2006年 1月29日电)台湾类比IC设计公司去年以来在进口替代效应显现下,成为电子次产业中业绩成长最亮眼的族群,未来随着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台湾类比IC设计公司营运成长空间依然相当可观。

以立锜、致新、崇贸、沛亨、茂达、迅杰、富鼎等为主的类比IC族群在业绩大放异彩下,去年以来成为法人竞相布局的核心持股,相关个股全年股价涨幅超过300%的个股比比皆是,类比IC族群顿时成为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虽然类比IC族群已经成为电子次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类比IC这个名词对于一般人来说依然陌生,如果用浅显易懂的比喻来形容,数位IC就如同控制电灯的开关,只有开和关两个指令,但类比IC则是微控开和关间灯光亮度的无数变化。

类比IC在系统产品中通常扮演相当关键的角色,例如电源管理IC为系统提供稳定电源,可靠性及安全性至为重要、MP3 晶片的数位类比转换器,则影响消费者所听到的音乐品质。

虽然类比IC价格不高,但所扮演角色却非常重要,对于系统厂商而言,替换类比IC供应商的机会成本相当高,因此类比IC设计公司在切入新客户时相当不易,不过一旦顺利打入客户供应链后则不易被取代。

全球PC低价化已成趋势,而台湾类比IC厂商近年来产品技术已符合国际水准外,价格又较国外厂商便宜,台湾系统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相继将类比IC采购重心转回台湾,进口替代效应终于显现,带动立锜、致新、崇贸、沛亨、迅杰等厂商业绩突飞猛进。

建华投顾分析师詹明昆分析台湾类比IC产业连续五年稳定成长的背后驱动力有二,其中一点为台湾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IT系统产品代工厂群聚,而目前对类比IC的使用仍以国外厂商为主,采用国内类比IC产品的比重仍低,因此未来国内类比IC公司仍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若以近几年全球类比IC产值约在 300亿美元计算,台湾类比IC设计厂商在2004年的产值仅约 4亿美元,相当于1.3%的全球产值,市场规模差异极大。

另外,随着台湾类比IC设计公司技术逐渐成熟,且产品价格较外商低,驱使IT系统厂商将重要性较低的类比IC元件逐渐转换为台湾生产,预期在系统厂商扩大采购下,类比IC厂商成长力道非常可观。

沛亨半导体董事长李明儒指出,客户的信心障碍是过去类比IC厂商最大的门槛,但如今台湾类比IC厂商产品设计已达一定水准,而成本又是台湾电子产业的优势,就全球电子产业来说,亚太地区电子产业成长速度最快,台湾位于亚太地区枢纽,预期市场对于类比IC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目前类比IC厂商投入研发资源明显增加,预期新产品开发速度将较过去更为快速,除了业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研发外,就连台积电、联电也愿意挪出一座 6吋晶圆支持类比IC发展,显示台湾类比IC厂商未来前景可期。

展望今年第一季的类比IC营运前景,日盛证券表示,在主要应用方面,MB在低价电脑热卖效应持续发酵下,相关PWM、power mosfet出货淡季不淡,虽然手机出货量将现小幅衰退,将影响相关的白光LED driver IC与LDO出货同步萎缩。不过LCD则在NB与LCD TV需求持续上升的情形下,出货可望增加,总的来说,第一季电源管理IC出货将呈现成长趋势。

展望未来,台湾类比IC产业仍将高于全球类比IC产业的水准,至2007年达到约6.75亿美元的水准,近 4年复合成长率为18.16%高于全球的8%的成长率,但全球市占率仍低于2%,显示台系厂商仍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随着消费性与手持式电子产品功能多元化,市场对电源管理IC高效能的需求提高,更多的产品必须使用PWM、DC/DC converter、LDO来达到不断电目的,因此在整体类比IC产业中的电源管理IC将有着蓬勃的发展。

虽然PC成长已逐渐趋缓,不过未来在NB取代DT的趋势不变下,加上其他电子产品如DSC、手机、MP3player、需求仍快速成长下,台湾类比IC厂商可望凭借成本优势逐步抢食国际大厂的市场占有率,预期今年依旧将维持大幅成长的态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