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欢迎黎安友、陆恭惠任理事会共同主席

标签:

【大纪元10月12日讯】中国人权在此愉快地宣布:黎安友教授和陆恭惠女士当选为本组织理事会新的共同主席。

黎安友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曾任该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和东亚研究所主任,其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有关中国政治和外交政策、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人权问题。黎安友也是“人权观察”亚洲部顾问委员会顾问、“自由之家” 理事以及Journal of Democracy, The China Quarterl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Information等杂志的编委。他还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亚洲研究协会以及美国政治学协会的成员。

黎安友近年来的出版物包括:The Tiananmen Papers, edited with Perry Link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1); Negotiating Culture and Human Rights: Beyond Universalism and Relativism, co-edited with Lynda S. Bell and Ilan Pele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China’s New Rulers: The Secret Files, with Bruce Gilley (New York: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02, second edition 2003); and Constructing Human Right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co-edited with Mahmood Monshipouri, Neil Englehart, and Kavita Philip (Armonk: M.E. Sharpe, 2003)。

陆恭蕙现为香港的独立非营利智囊组织“思汇政策研究所”的行政总监,也是其创办人。1992年,陆恭蕙被委任为香港立法局议员,并在1995年和1998年参加立法会直选,并成功获选连任。2000年退出政坛后,她创立了思汇政策研究所,将其长期的经验应用于她所倡导的民主、人权、城市规划和环境工作。陆恭蕙女士曾在商界工作过14年,2006年4月被选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证券交易所)董事。她还是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亚洲协会国际顾问团顾问和瑞典的Tällberg Foundation的委员。

陆恭蕙女士于今年7月刚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 Being Here: Shaping a Preferred Future,该书内容是关于她所做的工作–为了一个可持续的香港民主环境。她的其它出版物包括:《让民意声音响起来:给香港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指南》 (2002), Building Democracy: Creating Good Government for Hong Kong (2003), At the Epicentre: Hong Kong and the SARS Outbreak (2004),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A Unique Feature of the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2006)。

原中国人权理事会主席鲍勃•伯恩斯坦先生多年来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对中国人权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后他将以荣誉退休主席的身份继续发挥他宝贵的指导作用。(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加外长严辞批评中国人权和民主状况
【热点互动】奥运会前的中国人权状况(二)
【热点互动】奥运会前的中国人权状况(三)
丹麦外长:对高智晟及其他人权律师严重关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