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产业人力套案 恐加深薪资族群差异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二十二日电)为提升人力素质,降低大专毕业生的失业率,行政院会十八日通过“产业人力套案”;却有学者批评,这项套案过分聚焦高科技产业,流于锦上添花,可能加深高、低薪资族群的差异性。

行政院会十月十八日通过“产业人力套案”,内容包括扩大产业专班培训计划,启动产业人力扎根计划,活化高等教育学制弹性等,实施方式包括将产业硕士专班扩大到传统产业研发领域的人力资源培育,并增设产业二技专班,补充产业技术与专业人力需求,也将积极推动大学创设跨领域学位学程、学分学程,促进“学以致用”就业效能。

却有学者批评,“产业人力套案”的盲点,在于过分偏重高科技、理工领域的人才培育与发展,却忽略了原本就属于就业弱势的领域族群;这项套案可能加高、低薪领域族群的差异。

这位不愿具名的学者指出,就业市场中,高薪资群与低薪资群的差距逐渐拉大,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谁不愿意进入高薪的热门行业”?但台湾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联考制度带来的科系本位迷思。

例如,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发现对于所就读的科系没有兴趣,转系却相当困难,为了培养第二专长,只靠学校开设的几门通识课是不够的,因此有大批学生宁可捧着银子,去补习班补习,学习另外的专长,或是大学毕业后再考研究所,多花两年发展第二专长。

他表示,“产业人力套案”并没有对症下药,其中大部分计划,聚焦于理工、高科技产业的产学发展,流于“锦上添花”,“以后还会有谁想念哲学系、文学科系”?这项套案对于已经是低薪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生,并没有太大意义,而套案中的“高教跨领域学程”,才多少对学生就业力养成有所帮助。

这位学者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学应尽早实施大一、大二不分系,让学生进入学校后,可多元学习、接受训练,以培育多元的就业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