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创贷款 当老板不是梦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专题报导

20到45岁的青年朋友想要自行创业,却缺乏足够资金吗?建议不妨善加利用政府提供的“青年创业贷款”,这项优惠利率贷款措施,每人每次最高贷款额为400万元,如果无担保贷款,每人每次也可贷款100万元;经建会强调,“青年创业贷款”可提供个人中长期的创业资金协助,并能减轻初创者部分利息负担。

青年创业往往最缺乏资金,为协助青年创业、并促进国内就业,因此,政府开办这项“青年创业贷款”,来解决创业资金需求问题。首先,资金来源方面,这是由经建会的中美基金与相关承办银行共同出资,主办单位为青辅会;以2006年为例,中美基金与银行分别出资10亿元、总计20亿元。

“青年创业贷款”的成效方面,经建会指出,本贷款本年度截至7月底止,已贷出1,304人,金额10亿9198万元,创造4,764个就业机会;此外,历年来累计融资金额已达252亿余元,获贷人数2万8,149人,总计创造13万8,473个就业机会。

填妥资料 搞懂流程 申贷不难

记者王孟伦/特稿

“青年创业贷款”是政府开办的政策性放款之一,对协助青年创业、舒缓失业压力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均有重大助益;但在承办银行投递申请案前,应详细阅读“行政院青辅会辅导青年创业要点”及“办理青年创业贷款手续说明”,并着手准备各项资料,以助于快速且顺利取得融资贷款。

虽然这项优惠贷款,是由政府和承办银行各出一半资金、搭配开办,但实际审核仍是以银行为主体。根据过去申请经验,部分青年朋友在获悉政府这项政策后,就兴冲冲拿着创业计划书跑到承办银行,希望马上获得创业贷款;不料,银行承办人员却递上一张清单,要求提供有关资料,并填妥资料表再议,有的人觉得太麻烦、就打退堂鼓。

“既然是政府的政策性贷款,银行贷款手续为何不能通融方便?”对于这项质问,青辅会说,由于银行配合政府办理本项低利贷款,是希望借款人所创事业能成功发展,顺利达成政策目的。换言之,银行决定放款与否,当然也需要申请人提供相关资料,来进一步做决定。

其实,许多申请人向银行办理青年创业贷款遭遇困难,主要症结乃因双方沟通不够,或觉得要填写太多资料、很麻烦;换言之,申请人只要理解银行的立场,并了解申贷流程,配合银行要求填写相关资料,青辅会强调:“其实要获得申贷一点也不困难。”

依规定,符合资格的申请人,可以在所创事业未满三年内,直接到创业所在地的承办银行,去办理贷款申请手续;“申办贷款流程”方面,先由承办银行负责申请人“资格条件审查”,以及“办理征信”、“担保品鉴价”、“贷款审核”与“拨款”等手续;申请人如已确依计划进行创业,征信结果也符合贷款要点规定,并办妥各项手续,即可获得融资。

由于承办人员工作繁重,为减少双方不必要之困扰与不便,建议请各申请人,先行电话约定时间后再前往洽办。

◎申请资格

申办“青年创业贷款”的“资格条件”为何?青辅会指出,第一、必须是我国国民、且在国内设有户籍者;第二、年龄在20岁以上45岁以下,具有工作经验,或受过经政府认可之培训单位相关训练者;第三、服役期满或依法免役者。

除上述三项基本条件要求外,青辅会说,申办人还必须为“所创事业负责人或出资人”,不得有经营其它事业或有兼职。换言之,申办民众必须先有登记有案的新创事业体,不能申请贷款之后,才来创业。此外,申办人的事业体原始设立登记时间,必须未超过三年,且必须是实际经营农工生产事业或服务业等。

◎可借多少钱?

“申请贷款金额”方面, 依照规定,每人每次最高贷款额为400万元,无担保贷款者,每人每次100万元;同一企业体贷款总额,最高1,200万元,其中无担保贷款部分,不得高于300万元;青辅会提醒,申贷金额不得超过事业体登记之出资额。

但青辅会表示,如果属于经“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所辅导培育企业之创业青年,则申请青年创业贷款在每人每次最高贷款额度,可不受前项规定之限制;但若属于无担保贷款,仍有限制,每人每次最高150万元。

偿还期限 有无担保有差

记者王孟伦/专题报导

为继续鼓励青年创业,经建会与青辅会历年曾多次检讨“青年创业贷款”,并调降贷款利率,目前系依邮政储金二年期定期储金机动利率2.165%,加年息1.45%,为3.615%浮动计息。

除利息计算方法外,申办人还必须得详加了解贷款之偿还期限;经建会表示,这项优惠贷款,若属于“无担保贷款”,依规定偿还期限为六年(可宽限期一年 );贷款贷出后12个月内,需按月缴纳利息,自第13个月起,分60个月平均摊还本息。

如属于“担保贷款”,依规定偿还期限可较长,可为十年(宽限期三年 ),贷款贷出后36个月内,按月缴纳利息,自第37个月起,分84个月平均摊还本息。

至于贷款银行之“地点选择”,青辅会建议,以申请人“创业所在地”为原则,以便于就近办理申贷手续,及借款后之还本付息,而且日后事业茁壮成长时,如需银行进一步提供融资,也可再以事业体名义,就近与银行往来。

熟悉行业 创业较易成功

记者王孟伦/专题报导

针对青年创业贷款,行政院青辅会提醒有意申请的民众,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否则隔行如隔山,反而让自己徒增风险,降低创业成功度;尤其申请人应自审本身条件,善加利用此项辅导措施,不可存有全赖贷款心态,如此将是“本末倒置”,以免发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创业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它含有创始之意,从无到有新设立的事业;青辅会表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要找寻自己熟悉的行业,反之,外行的事业最好不要贸然去从事。

所以,针对想要创业的人,青辅会建议,一定要选择自己对生产、管理、销售、市场各方面都有丰富经验的行业,这也是申请创业辅导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当然,如选择的行业是目前政府奖励的行业,而且符合奖励的条件,就可享有更多助益。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