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玉山溯“原”邹族最早 布农最壮大

人气: 7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凤丽/南投报导〕原住民邹族和布农族均认为玉山是自己祖先的发源地,经布农族青年赵聪义走访调查,并拍摄“山的记忆”影片,发现邹族是最早到玉山的族群,布农族则是居住最久且繁衍最壮大的族群。

由就读东华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班四年级赵聪义导演拍摄的“山的记忆”影片,昨日在玉管处与杨文章的高山胜景摄影展同时发表、展出。杨文章登山廿年,也拍了无数的高山照片,他说,台湾高山又多又美,身为台湾人真是幸福。

布农青年寻根 三年找到答案

身为布农族人的赵聪义,从小就听过长辈提到玉山是祖先发源地的事,但邹族人也自称玉山是该族的发源地,究竟是哪一族先到玉山居住开垦?经三年的走访,才找到答案。

“山的记忆”提到,邹族早在十七世纪就在玉山居住,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布农族人因西部平原有疾病,而往玉山躲避。在同世纪,邹族人也因大量生病死亡与争战,大规模往阿里山及高雄县迁移。

后来布农族也进行第二次的迁徙,部分迁到南投县仁爱乡、花莲县;十九世纪因人口日多,玉山猎场不足,展开第三次的大迁徙,往东南方迁住,移到台东县和高雄县荖浓一带,这些地方都围绕着玉山区域。

赵聪义在拍摄影片过程中也发现,从清朝到日据时期,主政者均发现玉山的重要,分别辟出了八通关古道、八通关越道和关山越道;日据时期,日本人得知玉山比富士山高出二十多公尺,取名为“新高山”,并有意把玉山和阿里山结合成“新高里山国家公园”,后来日本人在阿里山大量砍伐木材,造成生态的破坏,玉山则因地势险峻,加上布农族人不断地反抗,保存了玉山的生态。

山的记忆 赵聪义思想起

“山的记忆”出自年轻的布农族青年赵聪义(原名:沙力浪.达凯斯茀莱蓝 )之手,他以三年时间上玉山及回部落拍摄影片,分别制成“走在史迹上”及“山的记忆”两部影片,“走”片已在今年上半年发表过。

目前就读硕士班的赵聪义(见图,记者陈凤丽摄 ),是花莲县卓溪乡人,祖父时代从玉山园区搬下山,小时候就常听祖父和长辈提到祖先在玉山生活的事,七年前因表哥担任玉山巡山员,便常与他上玉山,得以亲近有着很多神话传说,被祖先称为“圣山”的地方。

他说,开始拍摄影片后,为了得到更多史料,开始回想小时候说的母语,再去访问耆老,拍摄期间就这样学了更多的母语,也算是一种收获。

“山”片发表之后,他希望专心完成东华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的学业,毕业后能拍一部以布农族母语旁白、让族人了解自己文化的影片。(记者陈凤丽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