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捕蚊灯克菜虫 可省农药钱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3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颜宏骏/北斗报导〕捕蚊灯不杀蚊,摆在田里杀害虫,这是南彰化菜农对付高丽菜虫想出的“必杀技”,因可有效杀死害虫,降低农药使用量,许多农民相继采用。夜里田间捕蚊灯光交织成一片,呈现奇特的景象。

夜暮低垂,南彰化地区不少菜农,正与难缠的“小菜蛾”展开一场人虫大对抗,农民搬出家中捕蚊灯往田间一摆,刹那间“霹霹、叭叭”电击声响彻田野,小菜蛾接连扑死灯下。

北斗蔬菜育苗场人员涂溢文表示,捕蚊灯防治害虫过去早有耳闻,不过农民碍于成本的原因,并未大规模的使用,目前因为农药残留检测日趋严格,农友为想办法减低农药使用量,捕蚊灯再度派上用场。

他表示,一分地约摆置十二个灯座,连同水电工钱约花费一万元,一期三个月下来,电费约二千元,由于具有可有效防治小菜蛾、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等优点,原本一星期要喷洒二次,现在只要喷一次即可。

农药减量 正好抵电费

涂溢文说,省下的农药钱刚好可抵销电费,又能免去农药残留疑虑,蔬菜品质也大幅提升,许多菜农“好用道相报”,纷纷加码采购捕蚊灯来防治害虫,部分大面积使用地区,效果更是明显,形成当地特殊夜间景观。

除菜蛾引害虫 小心后遗症

〔记者颜宏骏/北斗报导〕农民利用捕蚊灯扑杀小菜蛾,在北斗、溪州等乡镇蔚为一股风潮,农业专家表示,捕蚊灯可有效杀死趋光性强的小菜蛾,不过强光也会引来其他不该出现的害虫。另外,捕蚊灯设备简陋,农民也应提防漏电危机。

目前台中区农改场研究员已在溪州乡测试捕蚊灯的防治效果,初步认为成效不错。副研究员白桂芳说,小菜蛾是菜农最大的敌人,小菜蛾的幼虫躲在菜叶背面啃蚀叶肉,过去农民用农药防治,不仅成效不彰,且因害虫抗药性越来越高,最后都束手无策。

小菜蛾的趋光性强,见光就像“飞蛾扑火”般,飞将过去,下场就是触“电”而死。但白桂芳也提醒农民,黑暗中的灯光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会把不该出现在菜田的害虫,也一并吸引进来,他曾发现稻田里的害虫“水稻瘤野螟”也死在捕蚊灯下,令人担心有些害虫会因光线诱引而进入菜田,反而孳生危害,引发另一场“虫虫危机”。

另外,农民还得提防捕蚊灯可能引发的意外。白桂芳说,灌溉或雨后,电器、电线浸泡在水里,易出现漏电意外,农民或顽皮的小孩若进入农田也很容易触电,建议捕蚊灯施设时,应委请专业的水电工处理,且在下雨天或灌溉时,考虑停止使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