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阳明山灵骨楼 争议中通过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申慧媛/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昨天通过在紧邻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北投缆车站正对面,兴建四万个纳骨塔位的大型灵骨楼工程,地质学者陈宏宇质疑将对国家公园造成景观及交通冲击,此地更位于小油坑断层的地质敏感带,兴建大型建物很危险,“不论为死人或活着的人考量,灵骨塔都不应该在国家公园的对面。”

国家公园旁 “不可思议”

长期担任台北市都市设计审议委员的台湾大学地质系教授陈宏宇说,市府申请兴建“阳明山生命纪念馆兴建工程”,九十三年只想将在距离现今兴建位置约二十分车程的公墓及阳明山灵骨塔,进行小型整修计划,今年却变身成为新的大型灵骨楼兴建计划案,更将在阳明山最热闹的行义路、北投缆车龙凤谷车站的正对面,兴建醒目的大型灵骨楼,“不可思议”。

连遭打回票 仍不死心

“有谁到国家公园观光,还想看到灵骨楼?”陈宏宇说,市府殡葬处要在观光区大兴土木盖纳骨塔,对当地景观冲击太大,今年两次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遭发展局及交通局反对而打回票。但殡葬处仍不死心,花费大笔设计费,又将纳骨楼变换设计成教堂模式,两栋建筑物,一栋为地上三楼、另一栋为地下两层,共四万个塔位。部分室外空间将作为树葬却尚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估。

陈宏宇表示,阳明山行义路每逢周末即塞车,未来缆车站更是为发展观光而兴建,再多个大型纳骨塔,未来交通问题势必更严重恶化。

专家:解决小问题 制造大问题

陈宏宇说,灵骨楼位置靠近“小油坑断层”,地层钻孔的结果是“不整合面”,即地下不同地层接触面很弱的地质敏感带,实在不宜兴建任何大型建筑物,他认为阳明山灵骨塔的改建在原地整建就好,台北市政府不能为解决小问题,而制造更多新的大问题。

发展局:“人生大事必须处理”

〔记者陈璟民、郑学庸/台北报导〕台北市“阳明山第三灵骨楼规划案”,昨日获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修正通过”,市府都市发展局表示,该案虽有人质疑基地紧邻国家公园、位于地质不良地区等,但顾及“人生大事”必须处理,修正内容大致符合委员会提出缩减量体等要求,所以获得通过。

市立殡葬处副处长刘立方指出,阳明山第三灵骨楼规划案经修正后,塔位将从五万格减少为四万格,建物规模将小幅度缩减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在造型上也将从原本规划的“宝塔状”,更改为一般建物造型,外观很难看得出是灵骨塔。

刘立方说,市府将动支一亿二千万元兴建,预计民国九十七年底前完工,但由于阳明山、富德灵骨楼的塔位几乎全满,不少民众都在排队等候,启用后可能不到五年就会再度“客满”。

北投区林泉里长、市议员候选人张聿文表示,当地乡亲“宁要纳骨塔,不要北投缆车”,由于北市已禁止土葬等,公墓公园化、纳骨塔化势在必行,而阳明山第三灵骨楼与社区住宅有一段距离,只要没有环保疑虑,他们可以接受。

对于有都设会委员质疑不宜兴建灵骨塔,发展局说,都设会的功能并非对灵骨楼应否兴建作决策,只就开发设计内容的合理性作专业审议,针对殡葬处提案依历次会议意见,已修正缩减量体、降低高度、加强环境协调感、修饰和平钟意象。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