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春换跑道 转职停看听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丁匀婷/台北报导〕随着台湾企业并购、组织改造等因素,人力业者近来预估新年前后转职潮将再现,有意转职者应该如何评估条件,好让转职顺利,人力业者建议应先评估专业能力、性格特质、管理能力、离职动机等四种条件。

业者提醒,跳槽前应认真看待转职的影响性,比如评估是否跳槽过于频繁,离职后赋闲过久,不够了解新工作地点的“企业文化”,而且不能忽略“保密条款”与“竞业禁止条款”,以免吃上官司。

从事人力就业服务业的业者说,对于无经验的职场新鲜人而言,企业通常重视其性格特质,包括与主管同事间的协调度,能正面思考的积极程度,适应新工作的柔软度,以及乐于工作的敬业程度。

人力业者表示,年轻上班族若想转职,应具备基础能力与三年以上实务经验,中高阶主管者则除了实务经验,还应能预测业界未来发展走向,在业界拥有广泛人脉及管理能力。

业者认为,对初阶人员来说,工作期三年为基本周期,任职第一年是适应期,第二年到第三年进入专业纯熟期,若对中高阶主管而言,第一年通常得做出初步成绩,第二年需产生绩效,第三年则需做出超越往年的表现。

就业情报业者评估,欲转职的中年族群转职时,还应具备领导统驭力、部属指导力、决断力与执行力、经营能力及众望所归等能力。

劳退新制效应 各方瞩目

记者丁匀婷/专题报导

自劳退新制去年7月上路后,各界都在观察是否掀起国内劳动市场转职潮,劳工团体表示,依往年社会现象分析,农历年后总有一波转职潮,若今年年后转职人数大增,劳退新制的政策因素就有其影响度。

台湾劳工阵线协会表示,劳退新制实施前后促进的商机莫过于企管顾问公司,许多企业对于新制度不甚了解,或希望从中找到规避管道,新制上路至今,该协会仍收到劳工询问电话,劳工常为了雇主要求签下放弃年资声明书或薪资变动切结书而发愁,也有些人可能因此遭解雇或离职,促使转职人数增多。

新制保障 提高了转职率

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指出,今年劳工选择转职的原因较倾向退职再转职、风闻企业裁员计划而转职,再加上劳退新制可让劳工退休金带着走,有些劳工不愿再受制于年资,比较能接受流动,自然选择把握转职机会。

工委会说,实际上,国内年轻劳动力已经看清楚台湾企业不走终身雇用制度,劳工很难在同一企业工作至退休,因此,不少人选择成立个人工作室,此种年轻族群的觉醒意识也可能带动转职流动率。

全国产业总工会、办理招募人力的就业情报公司则认为,年后转职原因相当多,目前尚无进一步调查资料足以确认劳退新制造成人才转职潮,依现况评估,目前的转职因素可能个人因素超越政策考量。

就业情报公司指出,转职理由大致可归纳为八项,包括薪资待遇不符期望;工作未获肯定,升迁发展受阻;工作内容不合志趣与专长;对产业或公司前景有疑虑;不认同公司或上司的经营方针;加班时间长,工作辛苦压力大;被调派到外地任职,或经常出差;公司倒闭或裁员而被迫转职。

就业情报公司说,转职的好处约为待遇提高、工作变好、视野扩大、人脉增广,但相对地,也需面临问题,比如如何融入新的企业文化,尤其是新公司内部的人际互动,需要一些技巧,困境还包括如何展现能力与战绩,以度过考验期,得以快速立足。

然而,依劳委会对于劳退新制上路影响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收有效样本达五○二○份中,劳工选择新制之主因包括年资不中断、可领月退生活有保障及领得到退休金。而且,在新制实施后,有九成三的劳工表示底薪不变,约二%劳工表示底薪增加,仅约四%劳工表示底薪减少,就有不少劳工开始担心近年内加薪恐怕不易,转职或许还可争取到加薪空间。

争取加薪 转职一大因素

此外,按劳委会调查内容指出,在薪资总额方面,有八成九的劳工表示不变,约三%的劳工表示薪资总额增加,认为薪资总额减少者约有六%,劳工团体就曾分析,即使多数劳工底薪维持不变,但三节奖金、年终奖金与各种不定期奖金可能暂时不调整,甚至缩减,看来选择转职换取调薪或调整职位者,应该大有人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