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乌来高砂纪念碑争议 提醒各界宏观看原民事务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二十五日电)台北县乌来高砂义勇军纪念碑争议,历经一星期的沸沸扬扬后,终于在纪念协会同意后,由县政府拆迁。事件背后,包括行政程序、原住民自治、历史诠释都值得省思。整个事件的焦点在于对碑文内容不同历史观,如何站在平等与尊重的角度对待原住民事务,也让各界学得教训。

高砂纪念碑事件肇因于原来早就有的纪念碑,因为出借土地的乌来山胞公司收回土地,义勇军遗族组成的纪念协会只得另觅土地迁移。

由于过程中,有日本媒体界发动捐款,募得三千两百万日币(约新台币九百多万)提供纪念协会,委托台湾某民间团体代管捐款提供迁移后设置新纪念碑所需经费。

砂义勇军纪念碑引起各界哗然,肇因于二月初新迁移纪念碑落成后,没有将布置的数面义勇军队旗以及一面日本国旗撤除,加上碑文内容涉及颂扬日本天皇与军国主义,纪念碑终究走向拆除迁移的命运。

对纪念协会而言,整个建碑过程是依法向乌来风景区管理所申请并获准,却因风管所擅自核准,违反行政程序的疏失,造成高砂纪念协会误信官方同意而继续建碑,最终成为“违建”。

风管所主任林百诚因此事件遭移送县府人评会议处,凸显公务员未依照职权行事,影响人民的权利义务。这起事件同时可让社会大众回顾历史,并重新省思台湾族群问题。

纪念协会最终以“纪念碑具有日本特色引发外界误会表达歉意,并将引以为戒。”的道歉声明收场。

泰雅尔民族议会主委欧蜜‧伟浪对此事件的看法,可提供外界对原住民事务有不同看法。

欧蜜‧伟浪表示,在谅解耆老对于日据时期的情怀与历史记忆后,“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道歉,到底要道什么歉?现在无形的DAYAN(意指泰雅精神)又在哪里?”他认为,在尊重耆老的想法后,“当政者以优势权力的历史观强加原住民身上,是否又是另一个新的殖民?”

事件背后也凸显县政府对原住民事务有加强的空间,县长周锡玮在协商过程,并不了解泰雅尔族民族会议,以及原住民部落与社群的组成,以目前的地理行政区切割原民事务的管辖权,原住民行政局也没有善尽幕僚职责。

台北县并不是原住民大县,但高砂纪念碑在各方角力下,也彰显原住民族基本法中,尊重原住民传统领土与天然资源的拥有权、自我管理权的精神,仍有很大的落实空间。

建设局长蔡丽娟表示,所有迁移的纪念碑,将暂时安置在台北县风管所的乌来工作站,并将配合民间团体高砂义勇军纪念碑建碑联盟,将“不包含歌颂日本天皇及大和精神”的石碑迁回,以纪念高砂义勇军的历史。

泰雅尔族民族议会议长马萨‧道辉认为,建碑问题涉及泰雅族人 (Tayal)对于历史解释权的掌握、族国想像的建构,以及后殖民论述中殖民与解殖的辩证。政府应该要小心应对,不要制造族群对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