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领先全球 中大研发超宽频光放大技术有成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高雄二十三日电)国立中山大学南台湾光电卓越研究中心研发团队开发出全球领先的“超宽频光放大器技术”,传输能量比目前相关产业技术高出五到十倍,成本最多可降低到十分之一,这项三年期研究计划今年九月期满,将技术移转给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产业界应用。

中山大学表示,台湾光电产业去年产值新台币一兆零八百亿元,只占全球总产值大约百分之二,且多集中在较低阶的被动元件,这项研究计划成果可提升台湾主动元件的研发能力,预计可将台湾的光通讯产值推升到占全球比重百分之四,使台湾成为全球光通讯元件研发、生产的重镇,继半导体、资讯工业后,成为这一世纪台湾的下一个明星产业。

从大学追求卓越计划到五年五百亿高等教育专案补助计划,中山大学积极研究台湾最大产业光电业的光通讯技术,相关研发团队从绿光雷射模组技术到光纤通讯技术,希望使光通讯的频宽拓宽、成本降低,因此提出“超宽频光通讯关键性模组技术之研发”计划,并首度获得经济部及学界科技专案计划补助,第一期计划从九十二年开始执行三年,到今年九月期满。

中山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教授黄升龙表示,光通讯技术从一九八0年开始,从一根光纤可传一种波长开始,到可传两种波长,再到可传八种波长,例如从手机到基地台是无线,之后就靠光通讯,可大量传输资讯,但在光纤传输过程,信号会衰减,即在一点四微米波长的地方有OH氢氧离子吸收而有耗损,现在产业须用四、五个放大器把传输的资讯同时放大。

黄升龙说,中山大学在光通讯频宽方面,已经拓宽到一根光纤可传至少二百零五奈米频宽的资讯,同时开发出一个光放大器可让一千种波长的资讯同时放大,这就要靠光放大元件(介质)的改进。

他表示,光放大的原理与雷射光类似,就是小信号进去,大信号出来,但以前使用的光纤会耗损,到一九九八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出新的光纤,中山大学立即改用这种新光纤材料开发光通讯的关键性模组技术,并藉绿光雷射技术的研发经验,找出以过度金属“掺铬晶纤”做介质,目前不只做出直径二百九十微米、相当头发直径两倍的光晶棒,还做成光晶纤衣,损耗更降低。

中山大学经由创新的晶体光纤技术,将产出二十项四十件以上的专利,将可避开国际大厂的专利技术,研发成果将技术移转给法人,并协助光通讯厂商升级。

尤其其中的双纤衣晶体光纤,已经向台湾、美国、英国、韩国、德国、日本、中国大陆等七个国家政府申请专利,为了保护这项重要研发成果,已经保密一年。校长张宗仁表示,预估美国专利今年内会核准,届时将组团到美国硅谷行销,中山大学研发团队将继续向经济部申请第二期补助,预估到二0一0年可将光通讯的频宽拓宽到三百五十奈米频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