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社会经济面不佳 身心障碍者家庭倍受冲击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十四日电)中华民国残障联盟今天召开记者会公布新版“身心障碍者处境报告书”,披露身心障碍者家庭入不敷出的比例,从二千年的四成六,跃升到二00三年的五成二,显见在社会整体经济面不佳时,身心障碍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安全倍受冲击。

残盟秘书长谢东儒指出,身心障碍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依序为政府补助或津贴、儿媳给予、本人工作收入, 约有二成二的身心障碍者主要依赖政府补助为经济来源,身心障碍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原因。

中华民国智障者家长总会会长陈节如指出,合法的身心障碍者照顾机构有二百四十四所,照顾人数一万五千多人,姑且不论照顾机构不足,现在机构收费水涨船高,残障团体曾建请内政部将照顾成本与机构收费脱钩 ,减轻残障者家庭负担,但目前未获回应。

伊甸基金会副执行长黄琢嵩也指出,“老残”的经济问题更严重,曾经有一位九十三岁的退休公务员老人向伊甸求助,这位老人“因为没想到自己活得这么老, 退休金都用完”,希望能有便宜的养护机构安养余年。

在“身心障碍者处境报告书”中,二00五年身心障碍者各项补助累计总金额达新台币一百七十亿元,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八点七,各类补助以生活补助占七成八最多,但身心障碍者却认为政府应优先办理者仍为“提高生活补助”。

谢东儒说,由于人口加速老化,国民年金愈晚开放 ,国家的财政负担愈重,但是今年一月行政院会通过的 “国民年金法草案”是将强制纳保的对象,限缩为未参加社会保险的二百七十万国民,失去风险分摊意义,让身心障碍者与老人、家庭主妇等弱势族群相互取暖。

立委王荣璋认为,政府除应坚持税制改革,以完善的财源支持社会福利之外,也需要检讨现行的“套餐式 ”社福措施,例如听障者未必人人需要残障停车位,而 需改以个人化的社会措施,让有的社福资源做最有效 的利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