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专文讨论美媒体如何平衡报导以黎冲突

标签:

【大纪元8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十四日专电)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造成平民百姓的劫难。出现在媒体报导的死伤民众图片难免影响读者的价值判断。纽约时报的记者表示,媒体报导以黎冲突,编辑必须仔细考量,尤其是版面上的图片。

纽约时报记者曼里 (Lorne Manly)访问了多位美国媒体人士及学者,谈媒体在报导上力求公允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之间的冲突,及图片深入人心的力量。不论是报章上的静止的图片还是电子媒体活动的画面,黎南民众的流离失所和重大伤亡总是比以色列军队的攻击行动能唤起更多的同情。不过,媒体编辑们指出,报导战争不像运动比赛,不能用比数为标准。

几周来,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间的相互攻击造成上千黎巴嫩人死亡,其中许多是无辜的平民百姓,而以色列方面死亡的百余人却多半是军人。

曾经担任 CNN 驻巴格达办事处主任的爱德华莫若指出,影像最能影响人的观点,通常人们并不深入一个问题或事件时,从影像得到的观感就是他们的印象。

纽约时报的执行编辑比尔凯勒指出,报导中所采用的图片常常比文字更令人触目惊心。平衡报导两方交战,必须能全面的呈现出战争造成的后果,而不是今天刊登黎巴嫩百姓的死难,明天采用以色列伤亡者的图片。

上一期“时代”周刊报导以黎战事的文章 — “并非有意攻击的目标” — 有两张并陈的图片,左边是在一处以色列急诊室里一对遭到真主党飞弹攻击受伤母女的照片,悲啼的小女孩紧靠着母亲,右边的照片上是整排的尸袋,全是在以色列攻击行动中的死难者,隐约还可看出塑胶尸袋里幼童的身影。“时代”的总编辑李查史坦戈表示,采用这两张照片时,他倒没有想到平衡及公平报导的问题,也不会在意识型态上有任何偏袒,只想到战争对于受害的双方造成的切身之痛。

美国 ABC 电视台 World News With CharlesGibson 的执行制作杨班勒指出,以色列与黎巴嫩的战火是最近以来最棘手的报导题目,因为要考虑到事件的复杂性及影像可发挥的重大影响力。通常 ABC 的做法是有从以色列的角度、也有从黎巴嫩的角度切入报导。由于死伤人数的比例悬殊,回教人士会认为黎巴嫩民众的伤亡应有更多的报导;以色列人则认为,这是民主的以色列对抗恐怖份子的保卫战,媒体应予以色列更多的同情。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学者马克斯布特认为,媒体上影像的呈现让真主党占上风,因为媒体报导强调死伤却没有针对真主党不道德的攻击战术及他们对以色列的生存威胁。

报导中东问题总难免受到不同立场者的责难。多位美国媒体主管表示,他们也尽量避免因怕受批评而屈意奉承,因为有些批评者并不在乎报导是否平衡,却只希望报导是依照他们对战争的道德判断。班勒指出,“我们的工作不是决定那一方应获得多少报导,我们的工作就是报导新闻。”

相关新闻
伊朗大选选情胶着 改革派佩泽什基扬领先
政商环境恶化 美德杰律所拟关闭在华业务
德副外长:欧洲改变对华政策是北京行为所致
消息:智囊团为川普2.0铺垫 承诺深化日韩关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