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土地取得不易 上半年全台造镇推案仅157亿元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文忠台北十六日电)房市景气翻扬,全台再度吹起第二波的造镇风潮,根据住展杂志统计,去年全台造镇推案总计新台币546亿元,今年因为大面积土地取得不易,上半年全台总共推出6件造镇案,推案金额仅157亿元。

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造镇案,包括北县林口“未来市” (55亿元、690户)、北县中和“汉皇Super” (40亿元、882户)、北县三峡“太子国际村” (30亿元、530户)、苗栗头份“四季山庄” (13亿元、218户)等,推案金额合计157亿元。

住展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型房市造镇案在民国80至83年,引发第一波推案风潮,民国80年,台北县汐止的“宏国大镇”、总销金额100亿元、可售户数达1742户,在公开一个月内即抢购一空,造成全台地产界及购屋者轰动。

随后的81至83年间,造镇个案数愈推愈多、案量更是一个比一个大,其中83年的造镇案推案量就有1103亿元,达到历年的新高峰。

这段期间的造镇案以基隆、北市文山区,台北县汐止、新店、金山、三芝,及桃园龙潭、八德等地区为推案大宗,个案推案量动辄超过百亿元,户数上千户,基地上万坪,个案走势动见观瞻,成为房市荣枯的重要参考指标。

然在民国86年“林肯大郡”出事后,政府建管单位开始从严审核山坡地住宅,热门造镇的基隆、汐止、新店等地区的山坡地顿时沉寂到现在。

最近随着房市景气在92年下半年开始翻扬,全台又再度吹起第二波的造镇风潮,93年迄今,北台湾及中台湾都陆续有重量级的造镇案推出。

与第一波的造镇案相比,第二波的推案量,好像减少下来,究其原因,除了山坡地限建的因素外,与目前大型建地的取得困难,及近年土地价格飙涨有关,台北市小块基地已是一地难求,台北县及全台各主要都会区的土地,随着原物料的飙涨,土地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近期包括丽宝机构、中悦机构、宝佳机构,位于台北县的大块面积土地,已出现惜售并暂缓推案的动作,看来要取得大面积土地造镇,愈来愈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