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义耳鼻喉科医师夹出四百多根鱼刺

人气: 2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31日讯】(记者苏泰安/嘉义报导)嘉义市天主教圣马尔定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张文源近五年来从病患的喉咙、耳朵、鼻孔里夹出不少异物,光是鱼刺就有四百多根。其他则有电池、弹珠、小螃蟹、壁虎和水蛭等,可说琳琅满目。而张医师更发挥艺术创意,将大大小小的鱼刺清理消毒后,重组制成一个河豚鱼标本。张文源说,能够即时为病患解除痛苦,是身为耳鼻喉科医师最大的成就感。

张文源医师从病患咽喉处夹出的鱼剌,制成标本供卫教教材(大纪元记者苏泰安摄)


张文源表示,学生时期受台大教授李宪彦启蒙,四年多前他开始搜集从病患耳鼻喉处夹出的异物,以最常见的鱼刺为例,就有四百多根,最长的有4公分,最短的不到0.3公分,一天中最高纪录共为十位病患夹出鱼刺。而曾有一个7岁的小弟弟因吃鳗鱼后不适就医才发现,小小的喉咙里,竟同时有4根鱼刺梗在上咽喉处,所幸一一夹出后并无大碍,小弟弟解除痛苦后破啼为笑,承诺医师下次吃鱼会更小心。

张文源夹鱼刺的技术相当纯熟,更因经验丰富,他动手改良了传统制式的弯式鱼刺夹,徒手调整出较符合东方人咽喉的弧度,并不藏私推广给同业使用,目前已有厂商根据其设计开始量产,造福更多病患。

除了鱼刺外,张文源印象较深刻的还有一个小男童因连续流了27天的鼻血,在小儿科等门诊检查未果,辗转找到了张文源,才发现原来是一条长达6公分的水蛭寄生在鼻腔里作祟,经过一番努力,夹出大水蛭,才解决了小男孩的流鼻血恶梦。

也因为实际制作了鱼刺标本,张文源在门诊卫教病患时,能够有效的提醒民众切勿尝试喝醋、吃面包等土法炼钢的去鱼刺方法,他指着标本上尖锐的鱼刺告诉病患,这些鱼刺都经过酸性溶剂和福马林等刺激性的液体反复多次的防腐处理过,却依旧坚硬,可见许多民间传说的鱼刺梗喉处理方法是没有效果和不正确的,更容易造成咽喉和食道的二次伤害。◇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