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大同文化园区 挖到疑似4500年前遗址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敏隆/台北报导〕北市府“北大同文化园区”工程在哈密街兰州派出所旧址,挖到疑似遗址,原以为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土堡基石,但台北市文化局委托考古学家刘益昌试挖掘,从出土陶片的陶质与型质判断,应该为距今约四千五百年的讯塘埔文化遗址,台北市政府已勒令园区相关工程暂时停摆,必须待确认文化遗址范围,未违反文资法才能动工。

日治时期兴建的兰州派出所,因市府规划北大同文化园区,要将该所用地改建为六艺广场,因而遭到拆除,此事曾引发当地居民的反感,没想到地方却“因祸得福”,仰赖当地文史工作者及居民在广场动工第一天,发现可能是先民遗址的基石,在强力捍卫严拒包商动工下,才使得此处遗址得以被发掘,为台北古城发展留下见证。

文化局事后邀文资与地质专家会勘,原以为只是挖掘出清代的唭哩岸石,但委托考古学家刘益昌探坑,挖掘遗址经过检测,发现年代更加久远,研判是新石器时代的讯塘埔文化遗址,是最早来台湾的那批先民。

刘益昌表示,出土的文物有石槌、陶口缘、陶片等,从陶口缘的形状研判是新石器时代台北人煮东西的锅子,石槌则是用来敲破核果用的,找到的陶片判断是古时候的陶罐,虽然出土量不多,但从其沙子及石头成分,研判应该来自大屯山、芝山岩,直线距离四公里,当时的人只要划船就会到达。

刘益昌说,过去西班牙考古学家曾说台北的原住民很会做生意,由挖掘的考古推测,当时除了有农业活动,还可能就有以物易物的交易。

原兰州派出所掘出的水池,挖至地下两公尺,就发现史前陶片,再往下深掘至地下三点六公尺,还发现六千年前的台北湖底堆积,由文化层判断包括清代、日据时期与新石器时代,在台北、高雄、台南等地都曾发现类似的讯塘埔文化。

原本大龙国小地下停车场将要动工,但因为可能与遗址有冲突,文化局已依文资法第五十条规定,在发现疑似遗址时,停止营建工程或其他开发行为进行,给予刘益昌教授一至二个月的时间来确定文化遗址范围。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