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龙潭茶树干枯 农委会允补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记者沈继昌/龙潭报导〕龙潭乡约有三百公顷茶园,因去年下半年干旱导致茶树干枯死亡,茶农损失惨重,地方争取茶树更新补助,农委会同意给予每公顷一万元至三万五千元不等补助,协助茶树更新,延续龙潭茶叶耕种。

龙潭乡农会最近接获不少茶农反映,去年八月至十一月间,因少雨导致茶园茶树大量干枯死亡,最严重地区几乎整片茶园完全干枯,估计受害茶园面积广达三百公顷。

农委会农粮署视察吴国义、县府农业发展局农务课长陈家烨、茶业改良场茶叶机械课长黄賸峰与乡公所农经课长简爱月等人昨日会勘高原、高平村地区茶园,龙潭乡农会总干事黄福健、县议员张肇良都到场关心。

茶农损失逾亿元

张肇良说,根据农会提供龙潭乡茶园栽种面积资料显示,全乡极盛时栽种茶园面积广达两千公顷,但截至去年仅剩约六百公顷,其中茶园茶树干枯死亡面积就有三百公顷,茶农估计损失逾亿元。为振兴龙潭茶叶,茶改场专家建议应尽速推动茶树更新,铲除老旧茶树,全部栽种新茶树,但经费应由农委会、县府农业发展局补助。

但黄福健认为,茶树更新计划推动,每公顷茶园至少需十八万元,而且铲除老旧茶树后,至少要五年才能有收成,扣除肥料、农药、工钱等成本,如果收成后每公斤茶菁未达二十五元以上,茶农根本不敢尝试。

每公顷补助一万至三万五千元

农粮署、农业发展局等单位人员会勘后,认为现况确实严重,同意给予茶农每公顷一万元至三万五千元不等补助,但须由农会向茶农宣导推动茶树更新计划,让有意愿茶农参与,黄賸峰同意给予新茶树协助推动更新,协助龙潭茶叶继续繁衍耕种。

——————————————————————————-

茶叶是龙潭乡百余年来最重要的农作之一,沿着山势栽种的茶园更是龙潭乡一大特色。(图为三水村茶园景观)。(自由时报记者沈继昌)


百年种茶基业 由盛而衰
著名的农业,早期由前总统李登辉命名的“龙泉茶”闻名全台,最近的“椪风茶”更为茶农带来庞大商机,不过龙潭茶园栽种面积急速缩减,茶叶极盛到衰落让许多茶农都不胜唏嘘。

龙潭乡地势多处丘陵,海拔约在三百至四百公尺之间,终年高温多雨,清晨黄昏常有薄雾笼罩,适合茶叶生长,百余年来几乎是龙潭人最重要的农作之一,其中以高平、高原等村茶园最多,极盛时期龙潭乡茶园栽种面积高达数千公顷,百年前大汉溪三坑老街几乎每天都载着茶叶远赴淡水、万华地区外销日本、欧美等国家,茶叶也堪称是龙潭乡代表农业。

龙潭乡茶叶早年以红茶为主,后来逐渐改为包种茶,民国七十二年,龙潭乡包种茶曾获得全台机械优良包种茶比赛冠军荣衔,当时担任省府主席的前总统李登辉特别命为“龙泉茶”,后来成为龙潭茶的代名词。

近年,在农委会、县府、茶业改良场协助下,龙潭乡椪风茶打出知名度,去年县长朱立伦、县议会议长曾忠义连袂为龙潭椪风茶拍卖喊价,更为茶农带来惊人利润。

不过,龙潭乡茶园面积急剧缩减是不争的事实,龙潭乡农会估算,由于多数茶园茶树老旧,茶农年龄偏大,许多昔日茶园几乎荒废,为延续龙潭茶园生机,茶农确实面临转型、更新关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