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力面 台湾第一包泡面

人气: 25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雅民/台北报导〕台湾第一包速食面,追溯源头应该是名立食品在一九六七年,自日本引进速食面制造技术,抢先在台湾生产的干泡两吃的鸡汁面—“生力面”。

干泡两吃 掀起旋风

业界记忆犹新,当时生力面上市之后,由于冲泡后很香、很好吃,立刻在市场上掀起一股泡面旋风,生力面并在短时间内成为台湾速食面的代名词。

以面粉起家的统一企业,很快的就嗅到速食面市场的商机,随即在一九六九年派员赴日学习生产技术,决定由面粉事业向下延伸至速食面市场。

统一企业自日本取经返台后,第一包生产的速食面“统一面”在一九七○年3月廿9日正式上市,与生力面展开大对决;不过,统一面由于只有一包单薄的调味包,无法与生力面抗衡,使得统一跨入速食面市场的第一仗打得格外艰辛。

直到当时的统一企业总经理高清愿,招待日本客人到台南度小月品尝担仔面时,发现满室的肉燥香,令人难以抗拒,回到公司后,立即指示研究课着手研究如何将度小月担仔面商品化。

经过四个多月密集的研究,统一在一九七一年8月3日生产出台湾第一包附有肉燥油包的统一肉燥面,并首开速食面拍摄电视广告先例,在广告密集宣传下,统一肉燥面销售量年年飙升,并压过生力面。

至今,统一肉燥面的销售量一直位居台湾速食面单一品项销售龙头,稳居台湾速食面“四大天王”—统一肉燥面、统一葱烧牛肉面、味味A排骨鸡面及维力炸酱面之首。

光是统一肉燥面单一品项销售量,就高占台湾速食面整体市场约十八%的市占率,在低价面市场的市占率更超过四成,而昔日的生力面早已不支倒地,退出市场。

每人每年吃掉76包 南韩人 最爱吃泡面

〔记者杨雅民/台北报导〕根据统计,全球速食面年销售量夺冠的公司是印尼Indofood食品,年卖高达约八十六亿包的速食面,由于Indofood生产的速食面售价较低,年销售额约新台币一百多亿元,位居全球第四大。

主打高单价速食面市场的日清食品,每年卖出的速食面数量虽落后Indofood食品,但是每年卖出的速食面金额高达约两千四百四十亿日圆(约新台币六百七十三亿元 ),销售额居全球各速食面公司之冠。

在中国走红的康师傅每年卖出的速食面超过八十亿包、销售额近新台币三百亿元,年销售量和销售额皆高居全球第二名,目前在全球速食面市场居于坐二望一的地位。

至于,在台湾速食面市场一枝独秀的统一集团,每年在全球卖出的速食面超过六十亿包、销售额约达一百八十亿元,在全球速食面市场年销售量和销售额位居第三名。

根据速食面业者估计,全球每年卖出的速食面超过七百亿包,其中中国年消费量达四百四十三亿包居冠、印尼年消费量一百二十四亿包居次;日本年消费量约五十四点三亿包,由于单价高,速食面产值居全球之冠。

其余东南亚国家也都是速食面消费大国,菲律宾年消费量约二十三亿包,越南和泰国各约二十亿包,台湾速食面年消费量约在九亿包至十亿包间,年消费量已退居全球第十二名。

若以每人每年平均吃掉的速食面消费量比较,全球最爱吃速食面的国家是南韩,每人每年吃掉高达七十六包的速食面,年消费量约三十五亿包,台湾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量仅约三十九包,大约是南韩的一半。

台湾泡面 年产值百亿元

在台湾的速食面市场中,统一速食面可说始终屹立不摇,长期高居龙头宝座;图为一九八三年统一研发第一碗附有料理包的“满汉大餐”速食面时,特地邀请当时的美食专家傅培梅(右一 )坐镇指导。(资料照,统一企业提供 )

〔记者杨雅民/台北报导〕台湾速食面市场经过长达四十年的激战,这几年年销售量受到便利商店鲜食等即食食品替代,已呈现饱和停滞的状态,整体市场年销售规模维持在一百亿元左右。

统一独霸 市占逾五成

其中杯面、碗面等容器面消费量占总消费量四十七%、袋面则占五十三%。而统一速食面在台湾市场可说是一家独霸,市占率超过台湾速食面整体销售量的五成,每年卖出的速食面金额约四十五亿元。

根据AC Nielsen最新统计,统一目前在台湾速食面市场销售量市占率达五十点四%;维力食品次之,市占率二十二%;味丹位居第三,市占率十六%,味王市占率约四%,金车速食面市占率则已不到二%。

统一企业食品部经理吴昆林表示,台湾速食面市场早已进入成熟期,年消费量维持在九亿包左右,成长和衰退幅度差距不大,只有2003年“康师傅”方便面登台,一度带动速食面年消费量冲高到十亿包、年销售值冲到一百一十亿元。

业者认为,在国内速食面市场已呈现饱和停滞的状态,未来台湾速食面市场恐将演变为“二大一小”的局面,市占率无法维持二十%的业者,可能无法赚钱。

此趋势也意味着,速食面市场排名老三以后的业者,得重新调整经营策略,才不会成为速食面零和战争中第一个出局的业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