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赢的策略》谢营走中道 智慧取胜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贝林/特稿

对选战策略颇有主见的谢长廷,除强调与扁的分工是“国政听扁的,选举听我的”,选战策略主轴则锁定与对手马英九做“市场区隔”,坚持“中道路线”及机智应变却不会进退失据的“智慧型”人格特质,搭配规划“后发先至”的政策论述,并批判国民党产用在选举的不公不义,要打一场“谢氏选战”。

“中道路线”是谢长廷最“与众不同”的路线选择,考量蓝绿基本盘的明确落差,为争取中间选民,不但要与较受争议的陈总统适度保持距离,积极向独派靠拢的党中央,也被控制在其选务外围;在游锡堃请辞后,谢可望进一步掌握党资源,并与扁“分进合击”,扮演政治光谱与争议政策的黑白脸,兼顾国家主体性与政策开放性,以进取中间选票。

以入联公投及两岸政策为例,前者是民进党的信仰,逼马营不得不“拿香跟拜”;后者的开放主张,走在民进党主张的前端,也让马营跟进后不得不加码而显得进退失据。

谢长廷机敏的人格特质,一直被讥为“奸巧”,但看在谢营眼中,却认为是一种应变游刃有余的“智慧”,却又因谢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不致变来变去而进退失据;比较马、谢两人在北、高市长任内的政绩,再对照马在党产、特别费案及排黑条款等危机处理不当的表现,谢营要凸显马从“神”变成“人”、把非危机搞成危机的善变、无能特质,从而彰显谢原先受争议的人格特质,应是智慧而不是奸巧。

政策比较算是谢营的秘密武器。马营从几个月前就公布“台湾蓝鹊”的选举logo,接着又陆续公布国防、教育等多项政策,但因未能与民进党政府现行政策有明确区隔,相关主张并未让民众留下深刻印象;谢营规划要在选前两、三个月才陆续公布政策,并以国土总规划及两岸与台湾未来走向等“总统级”的视野提出方针、纲领,对比马营钜细靡遗至部长、县长级的格局,展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