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为迎投资 欲免84年毒气惨案主被告责任

标签:

【大纪元11月4日讯】(亚洲时报 Sudha Ramachandran班加罗尔撰文/杨柳翻译)印度政府正在准备铺红地毯欢迎“陶氏化工”(Dow Chemicals)来印投资。据说,政府正考虑为这家美国化工巨头,免除来印投资的所有“法律障碍”。

陶氏化工在2001年兼并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Union Carbide),是1984年博帕尔(Bhopal)毒气惨案的主要被告,曾被印度法院判杀人罪名成立。现在,相信印度政府已准备好免去陶氏化工跟此案有关的所有法律责任。

1984年12月3日,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中部博帕尔的工厂,喷发出40吨致命的异氰酸甲酯。事故的发生跟该公司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必要的安全程序有关。在毒气泄漏后不久,立即有约4000人直接死亡,有超过1.5万人在随后数年死于相关疾病,另外还有成千上万幸存者,因吸入有毒烟尘或饮用受污染的水,一直遭受衰竭疾病。

灾难发生后,博帕尔地区法院指控联合碳化公司及其高层、包括总裁安德森(Warren Anderson),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包括蓄意杀人罪、重度攻击罪及其他严重罪行。可是,联合碳化公司及其职员,从未出庭受审,一再藐视法庭的传唤。从法律而言,他们是逃犯。

根据1989年有关方面达成的庭外和解协议,联合碳化公司同意向受害者支付4.7亿美元赔偿,也就是说每个受害者平均获得470美元。据报道,当时该公司职员表示,“赔偿数额对一个印度人来说已经非常大了。”

该公司通过微不足道的赔偿,就逃过了印度政府的民事起诉,但它仍负有刑事责任。该公司从未清理博帕尔的环境。它藐视它自己清理或资助清理行动的法律义务,声称1989年的庭外和解协议,已经解决了它的法律义务。

根据在美国和印度都有效的“污染者付费原则”,联合碳化公司或陶氏化工,都必须为博帕尔的清理行动支付费用。但陶氏化工另有说法。

自2001年联合碳化公司成为其100%控股的子公司起,陶氏化工就推卸联合碳化公司的法律责任。陶氏化工在中央邦(Madhya Pradesh,博帕尔为其首府)面临起诉。印度化学和化肥工业部要求该公司象征性地储备2.5亿美元,作为初期的清理费用。

但陶氏化工辩解说,在它兼并联合碳化公司7年前,联合碳化公司就沽清了它的“联合碳化印度”公司股份,因此它不能替联合碳化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印度政府有些部门也同意这种观点。

陶氏化工声称,如果印度方面不撤销针对它的案件以及所有法律责任,它就不会在印度投资。通过美国政府帮忙,它一直在全力游说印度政府,要求印度政府消除它去印度投资的“法律障碍”。

如今,据报道印度政府正有这个意思。陶氏化工表示,它想投资1亿美元在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在浦那(Pune)附近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同时还承诺在印度进行其他重大投资。

支持撤销陶氏化工法律责任的阵容非常庞大,包括印度和美国两国的内阁部长、官员和商界领袖。印度财政、商业和司法等几个部门,据说都支持这么做,但化学和化肥工业部反对。

印度内阁秘书处4月份起草的一份文件,明确说明了政府的行动方针及其理由:“鉴于它(陶氏化工)未来在这个领域的投资规模,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再无休止地挑起这些问题(陶氏化工的法律责任),而应考虑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景。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消除不确定因素,为促进这个部门的投资铺路。”

政府现在看来,正考虑撤销针对陶氏化工的书面证词,选择庭外解决。印度实业家、“塔塔集团”主席拉坦.塔塔(Ratan Tata)表示,愿意在其他公司的协助下清理博帕尔的环境。据报道,陶氏化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同时坚持说,这不应被为它所承担的义务。

印度政府考虑放陶氏化工一马,主要着眼于这家跨国公司承诺在印度的巨大投资。但印度政府这样做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担心它对这家跨国公司的严厉行动,会吓跑投资者。

在博帕尔毒气泄漏惨剧发生后的几天内,印度政府就向联合碳化公司显示了一种软性方法。印度时任驻美大使的第一反应是宣布说,博帕尔毒气泄漏惨剧,不会影响印美关系,也不会影响有关外国公司在印度投资的政策。印度政府并未阻止安德森及其他联合碳化公司高层溜出印度,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引渡他们。印度政府在没有跟受害者协商的情况下,就与联合碳化公司达成庭外协议,这绝对是一种背叛。

现在印度政府又想撤销陶氏化工的法律义务。

然而,印度理工学院校友决定的敦促陶氏化工及其他方面清理环境。2005年5月,印度理工学院校友就迫使“印度理工学院2005年全球大会”的组织者,撤销了时任陶氏化工总裁斯塔沃波罗斯(William Stavropoulos)的一次演讲。

如今他们又在向印度理工学院管理层施压,要求校方阻止陶氏化工在该校招聘毕业生。陶氏化工最近被迫取消了在印度理工学院的马德拉斯和孟买两所分校的演讲,因为学校学生反对该校与该公司有任何合作关系。

印度政府也许急切向让陶氏化工来印投资。但该公司要想在印度雇用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它就得理清清白白。

作者Sudha Ramachandran是驻班加罗尔的独立记者和研究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保尔森阐述率团访问印度意义重大
雷曼看好印度未来10年 GDP年增长10%
印度玩具市场潜力庞大 业者却缺乏投资意愿
印度证管会:法人外资不得再发行参与凭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