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海话一百五十年未变味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五日电)中国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教授钱乃荣研究发现,尽管经过一百五十年,当年上海话中的十个元音音位、二十二个辅音音位并未改变,“上海话并没变味”。

上海“新闻晚报”今天报导,钱乃荣是在比对英国传教士一八五三年的沪语著作和二零零三年的沪语调研时,得出上述结论。

钱乃荣收集三十本传教士作品,目前正在翻译的一本是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一八五三年出版的“上海口语语法”,这是最早的中国方言语法书,书中准确纪录当时上海话的发音。

二零零三年,钱乃荣曾研究上海话老派和新派的发音。钱乃容近日在对两份相隔一百五十年的资料比较研究中发现,经过多年各地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上海话中全部的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都没有改变。

钱乃荣说,“所谓音位,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发音单位。”一百多年来,上海话的语音变化很大,但归并后的音位没变,说明其语音基础不变,“通俗地讲,上海话没变味。”

专家表示,研究证明,上海话不是近代移民过程中由苏州话、宁波话等苏浙方言拼合而成,而是一支“土生土长”的松江方言发展结果。

钱乃荣说,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城市的方言音系逐渐简化,语速的加快拉直曲折多姿的声调,也抹平了不少发音的细微变化,让不少发音本不同的字变成同音字。一百五十年来上海人讲话虽越讲越快,但上海话的交际功能没有丝毫减弱。

相关新闻
陈慕涵:写给妈妈的信
上海话如鸭子听雷 外地人困扰多
世界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登场 剑指中共
英国对华销售军备相关物品 专家示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