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正纪念堂列暂定古迹 绿批郝为党服务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郑学庸/台北报导〕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决定将中正纪念堂列为“暂定古迹”,台北市议员简余晏、李庆锋、洪健益、徐佳青昨批评北市府以政治干预文化、假文化之名服务国民党,从马英九市府时代就将古迹与历史建物认定工作,当作是为党服务的工具,他们今天要提案将郝柏村的住所列为市定古迹。

不过,台北市议会国民党党团书记长林奕华则肯定文化局作法,认为此举可保护中正纪念堂不受任意破坏,并交由专家学者来判定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对于以时间长短质疑列为古迹的适格性,林奕华则以蔡瑞月舞蹈社为例,批评这种观念实在太落伍,且当年多位绿营议员也主张古迹的认定不应仅限于建物年龄,而应重其软体价值,现在怎么又不同标准了?

简余晏昨天表示,郝龙斌真是好的不学,专学马英九的坏习惯,在中央研拟拆除“中正庙”围墙之际,急着将不到30年的建物列为暂定古迹,这种假文化之名行政治目的之实的手段太过赤裸裸。

国民党想卖就改认定历史建物

简余晏表示,既然市府这么喜欢帮有贡献的党国大老保留住所,她将提案把郝柏村的住所也列为市定古迹,难道郝柏村没有孙运璿、李国鼎伟大?郝是军人干政的重要历史,应该保存,让郝家永远无法买卖与整建。

李庆锋表示,市府认定古迹或历史建物的标准,简直就是跟着国民党的需求在变,非国民党产权所有的李国鼎故居、孙运璿故居就赶快认定为古迹,逼迫后世纪念党国大老;若是国民党想变卖的党产,如国发院(革命实践研究院 ),市府就不认定为古迹,改认定为历史建物,好让国民党可以顺利变卖、改建,因为历史建物不受古迹不可做任何改建的限制。

徐佳青说,当时市府不列国发院为古迹的理由是,国发院年代不够久远,既然如此,中正纪念堂仅27年的建筑,凭什么列为古迹。

李庆锋表示,中正纪念堂值得被纪念的是学运世代在此举办的民主运动,而不是蒋介石。简余晏建议,未来更名后,还是可以将中正庙保留,但请艺术家们到广场上创作一座座228受难者塑像,手指全都指向中正庙指责蒋介石的暴行。

北市府标准前后不一昨是今非

此外,针对市府要求申请拆除执照一事,议员陈建铭批评表示,市府曾在未申请拆照情况下,违法拆除草山行馆围墙,如今要求拆除中正纪念堂围墙须申请拆照,根本是标准前后不一,昨是今非。他并说,市府可以拆草山行馆围墙、拆孔庙围墙,唯独不同意拆中正纪念堂围墙,难道中正纪念堂会比孔庙历史悠久,蒋介石会比孔子伟大?

文化局澄清指出,当初办理草山文化行馆修缮,主要对象是周边的四小栋建物,并非法定文化资产,这项工程原本也无须申请建筑执照,但在修建过程中才发现建物墙壁结构强度严重不足,承商为争取时效而径自将原有墙体拆解重组补强,但却未能及时办理拆照,本案经监察院纠正后,文化局已完成补正程序,并同时对建筑师进行惩戒,不可与中正纪念堂案混为一谈。

苏揆:不必用意识形态来看

〔记者施晓光、李明贤、林毅璋、申慧媛/台北报导〕为避免中正纪念堂围墙被拆,台北市政府祭出列暂定古迹的手段,文建会主委邱坤良昨天在立法院答询指出,中央会尊重台北市古迹审议委员会的认定。行政院长苏贞昌则表示,有关问题就让评估小组去处理,他希望中正纪念堂从组织改造到空间开放,未来能少威权、多民主,让空间更好使用,符合时代意义,外界不必用意识形态来看问题。

为因应北市府的动作,教育部昨日也邀集行政院文建会、工程会及相关学者专家召开会议,会中决议将请文建会对建筑物是否符合“年代久远”一项作出厘清,并质疑若列为暂定古迹后,目前的捷运工程是否会受到影响而停摆。

苏揆昨天答询时还说,台北市长郝龙斌也承认,北市府态度前后不一,地方政府实在不必为了这样的事情,刻意连夜把中正纪念堂变成古迹。

尊重北市府审议委员会

邱坤良在答复国民党立委林郁方质询时表示,根据文化资产保护法规定,主管机关对可能具有历史建物或古迹价值的空间,可以指定暂定古迹,但六个月内应尽速召开古迹审议委员会认定,必要时可以延长6个月,中央会尊重北市审议委员会的认定。

当林郁方追问,如果确定列为古迹,是否就不拆?邱坤良表示,“当然会尊重”。

对于副总统吕秀莲表态反对拆墙,苏揆在答复立委质询时表示,“她的意见,我们也会尊重”。

林郁方为了拆除蒋介石铜像,也杠上国防部长李杰。在林郁方强烈抨击下,李杰一度苦求林郁方“拜托委员,你不要在这里猛扣(帽子 ),我们在这里做,也有我们的苦处。”苏揆为此在答复民进党立委郑运鹏质询时特别补充表示,现在军队已国家化,大家应给李杰鼓励才对。

27岁古迹?李永萍:是年轻了点

26日进行首次会勘

〔记者林恕晖/台北报导〕中正纪念堂1980年才完工启用,短短27年,北市文化局昨天却启动文化资产审议程序,视为暂定古迹,除敲定6名专案小组成员外,并订于26日首次现场会勘。文化局长李永萍坦承“是年轻了一点”,北市现有最年轻的古迹是中山楼,也有41年历史。

台北市长郝龙斌表示,由于民众、学者与文史工作者向市府陈情,市府依文化资产法必须展开文资鉴定程序,列为暂定古迹,“拆或不拆市府没有既定立场”,将交由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审查,市府会尊重审查结果。

台北市文化局科长邓文宗表示,专案小组成员包括汉宝德、马以工、李干朗、林谷芳、郭琼滢、胡宝林。专案小组决议后将提报由21人组成的“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正式讨论。

在中央有意拆除中正纪念堂围墙后,北市府昨天却发文教育部、中正纪念堂,启动文资程序,文资审查须在6个月内完成,最长可延长为1年,审查期间依法不得破坏或毁损。市府昨天还大动作由市长郝龙斌召开记者会,表明“若中央未经文资审查程序完成即径行拆除中正纪念堂围墙,相关人员将面临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科一百万元以下罚金,公务员更须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恫吓意味浓。

相较于日前表态“不赞成拆围墙”说法,郝龙斌昨天却表示,“市府对拆除围墙没有既定立场,也没有政治考量”。

对于外界质疑中正纪念堂兴建完工仅27年,是否有保存价值,李永萍说,中正纪念堂是比较年轻的建筑,文化局将会召开公听会,“讨论中正纪念堂在建筑史的意义”。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