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婚姻陋俗作祟 悲剧收场不胜枚举

标签:

【大纪元4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传信新德里特稿)印度人常自诩有悠久文化传统,以致政府虽有意废除其中若干陋俗,但由于积习已久,早已在社会中根深蒂固,去除不易,例如政府明文颁布反种姓法、反嫁妆法,但每天在印度媒体报导中,仍不时见到相关的负面事件发生,显示在现今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印度社会距离文明仍有段距离。

以下是记者最近一周来,随手在几份全国性报纸上浏览见到的报导,都是有关印度男女自由恋爱,以幸福开场却是悲剧收场的婚姻新闻。据印度国立尼赫鲁大学社会学者桑图西告诉记者说,如果再观察地方性媒体的报导,那么有关的不幸事件之多,只能以不胜枚举来形容。

一则是“印度时报”报导,一名高种姓家庭的女儿下嫁相恋十年的低种姓男友,父母虽然不同意,也未参加婚礼,但一家人仍然遭到全村排斥,不但不让接近村中唯一的水井打水,村中的店铺也拒绝卖东西给他们。邻里并且要胁女方家庭要与女儿断绝关系,宣告女儿已经死亡,并且要举行葬礼仪式才算数。

另一则是“印度斯坦时报”报导,印度全国最贫困落后的比哈省,政府为打破不得跨种姓通婚的传统禁忌,率先提拨一笔经费,奖励敢于跨种姓通婚的男女,在二零零五年初次举办,有二十对男女申报跨种姓婚姻,但二零零六年却仅有十四对,不增反减,显然社会保守势力仍大于政府改革力量。

不过,随着经济成长,资讯发展,城乡生活环境的变迁,印度年轻且独立的一代思想开化,对跨种姓通婚已能接受,不像老一辈仍坚持“门当户对”。但女性出嫁必须陪嫁一大堆嫁妆和金钱的现象,却似乎仍然存在,而且女性陪嫁的嫁妆如果未能让男方满意,动辄遭杀身之祸或受不了迫害而自杀的事件,也常见诸报端。

就在一周前,首都新德里地区发生两起女性因嫁妆而被丈夫杀害和自杀的事件。据“印度快报”报导其中一则,同在外商公司担任经理级工作的狄薇亚和男友苏米特,相恋两年后于二零零五年一月结婚。但完婚后不久,狄薇亚就经常遭丈夫冷嘲热讽甚至殴打,为的就是嫁妆问题。

狄薇亚的父亲达嘉起初不愿声张,担心外界嘲笑自己的女儿结了这种婚姻。直到一周前,二十六岁的狄薇亚被发现死在夫家,头部有明显钝物击打伤痕,颈部有勒痕之后,达嘉才向警方表示,为了苏米特家的嫁妆要求,他把自己妻子的一栋房子和狄薇亚名下的一栋新房子,都过户让给了三十岁的苏米特。

报导引述达嘉的话说,为了房子尚未过户完毕的问题,女儿经常抱怨遭到丈夫冷嘲热讽和殴打。甚至在他们获知女儿死亡后赶到现场,坐在一旁的苏米特却仍辩称狄薇亚是自己上吊自杀。但验尸结果确定是遭到重击昏倒后又遭勒毙。苏米特在狡辩不了后才承认,是盛怒之际失手误杀。

同一天,“印度人报”报导,在新德里的瓦山维哈高级住宅区,结婚已五年并育有一名三岁女儿的二十九岁妇女曼妮莎,被发现吊死在家中,身边并没有留下遗书。但曼妮莎的娘家在稍早时就曾经向警方报案说,女儿自嫁给开成衣店的丈夫阿米特之后,就经常遭到夫家奚落“嫁妆不够”,使女儿精神饱受折磨。

报导说,警方根据曼妮莎家人的两次报案,已依反嫁妆法罪名先行拘留阿米特的父母和阿米特本人。全案目前仍在警方调查当中。

在上述几则报导之外,印度媒体每天出现的女性遭到家暴、性侵的新闻也是相当频繁。

社会学者桑图西说,社会暨人权工作团体、警方乃至司法单位,对每天频频接手无数的反家暴法、反种姓法和反嫁妆法等案件,早已视为家常便饭,例如仅是首都所在的德里地区,据警方表示,去年向警方投诉遭配偶虐待的妇女即超过八千人。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二零零五年报告也指出,印度十五至四十九岁的已婚妇女,有百分之七十是家暴与性侵的受害者。亚洲人权中心二零零六年南亚人权报告则指出,印度平均每三分钟一名女性遭到暴力对待,平均每七十七分钟一名女性死于嫁妆不足。

尽管如此,由于相关的婚姻诉讼案件层出不穷,司法单位接手处理接到手软,不胜其烦。新德里高等法院日前作出一项判决说,女性和她们的父母或家人,如果明知男方提出嫁妆要求后,仍然决定和对方联姻,那么女方在日后提出男方触犯反嫁妆法控告时,将会被视为“从犯、帮凶和共谋犯”,一并起诉。

高等法院这项判决,是针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工程师妮娜控告遭到丈夫索取嫁妆迫害案。法官丁格拉在判决书中表示,妮娜婚前曾与自己的父亲就嫁妆问题有一段对话,反对父亲答应男方要求,赠送了一辆休旅车和冷气机,并表示男方贪得无餍,可能会继续要求一栋房子。

丁格拉表示,尽管了解男方贪得无餍,日后仍会有不断的纠缠,妮娜仍然同意下嫁对方,那么就应该自己承担后果。

法庭不但判决不受理妮娜的案件,并要求检方起诉妮娜和妮娜的父母,同时下令警方会同税务局人员,追查妮娜家庭赠送嫁妆的财务来源,以做为日后处理其他相同案件的参考。

新德里高等法院的这项判决,极显然会吓阻一些原本想藉反嫁妆法向男方诈财的女方家庭,也必然会减少反嫁妆法案件的数量,因为一些真正遭受嫁妆迫害的女性,不希望一状告上法庭,反而让自己的父母遭到更多损失和诉讼折磨,只好认命,至于是否继续承受永无休止的冷嘲热讽压力,或自己了结生命,就看个人承受的能力了,毕竟社会传统习俗形势比人强。

相关新闻
日美印度首次举行联合海上操演
印度医师体内植弹制造假枪击事件事发被捕
印度埃萨钢铁收购阿哥玛钢铁  进军北美市场
印度火车汽车相撞13人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