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放宽农地变更 配套好才有利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品竹、林耀文、王亮匀/综合报导〕针对高铁站区、科学园区及都会区周边土地,将放宽农地变更条件,建商们多半认为对提升居住品质有所助益,但也认为政策必须要有相关配套的资源落实,才能真正加速区域的发展;否则可能会冲击房市,且会闲置不少土地。

中华民国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王光祥认为,台湾的住宅品质一直都不够好,若能释出更多的住宅建地,对国人生活空间的提升会有所助益。

他指出,目前全国约720万住户,平均室内面积仅有33坪,以目前平均国民所得水准来看,标准的室内面积应该要达到45坪,显示在居住面积上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过去住宅区面积不够用的问题长久存在,因此政策若真正落实,对国人居住品质的提升将有正面帮助。

丽宝建设总经理吴宝顺、远雄建设协理蔡宗易都认为,政府政策必须要有一贯性的落实,地区才能有所发展。

乡林建设总经理魏嘉铭就认为,若科学园区周边农地可变更为建地,将可以有效抑制建地的飙涨,因为过去科学园区附近建地较少,但住宅需求高,土地价格也高,一旦有大量建地释放,就能平均地价,对区域发展具有良性的作用。

台中市建投公会理事黄显洲指出,以乌日高铁站而言,外围已办理且完成了部分农地的区段征收,但目前因高铁站特区预计要开发国际会议厅、展览中心、国际饭店、精品街等,都尚未开发,区段征收建地虽然已释出,但并没有建商介入开发,反而都在已具有生活机能区块开发。另外紧邻高铁镇南特区,也要做区段征收,因此中央还有必要再做外围农地区段征收吗?

高雄名发建设副总经理曹顾赢指出,目前高铁台南沙崙站区周遭,尚未开发的农地颇多,应优先选择邻近高铁车站的农地变更开发,同时引进主题产业进驻,带动整体房市蓬勃发展,吸引南科购屋客户与台南市区换屋族进场。

台南县市不动产专案联谊会会长陈晓婷表示,台南科学园区附近的农地,如变更成为建地,应可吸引建商抢进投资开发意愿,但农地位置区块应选择园区的重要通联道路旁,进场业者也应考量市场规模,控制推案量体与创造产品特色。

群聚效应 取决各区发展条件

〔记者林耀文、陈品竹、王亮匀/综合报导〕高铁站区或科学园区周边住宅建地将大规模释放,是否能造成新的群聚效应,房地产人士认为,必须依取决于各地区自身的发展条件而论,基本条件是要价格诱因及交通配套的完成。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主任苏启荣认为,开放农地可变更为建地的区域多是原本就已经偏离市中心发展的地区,在本身发展条件不成熟的状况下,单靠变更农业区为住宅区,就要造成群聚效应并不容易。

他表示,以高铁周边站区为例,因为原本就已经有足够的开发基地,未来一旦多释放出建地,对现有的土地价格或房价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台中市建筑投资开发公会理事长王忠正指出,因为中部科技产业走廊已形成,这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会带动房市,不过,却也会让原本在地段强度较弱的其他区域更形弱势,形成不平衡情形。

以高铁台南沙崙站区周围的农地价格为例,目前单坪行情多介于四、五万元之间,偏离站区外围的农地,单坪价格也达一、二万元,这类农地的价格已是高档水准,业者评估,如农地顺利变更成建地,分回的建地单坪价格将高达十万元,要吸引建商进场的效果将降低。

不能单释地 带动就业更重要

〔记者林毅璋/台北报导〕针对经建会拟松绑农地变更条件,推动“乡村型优质田园住宅社区”的方案,台湾学者普遍认为此举立意良善,乡村住宅社区的想像也十分具有广告号召力。但此举有违国内居住倾向都市化的趋势,若未仔细考量各地余屋率与人口成长间的关系,贸然兴建很有可能变成养蚊子的空屋社区。

屏东商业技术学院不动产经营系助理教授杨宗宪表示,就住宅本身的规划而言,原本的农地再变更为住宅区后,兴建田园住宅社区是最好的选择,可预见这类的住宅产品规划的确是有潜在的市场。因此,短期内这些有可能变更的地段,土地价格将会有上涨或是惜售的现象。

但若从整体城乡间的住宅供给来看,学者对此政策不表乐观。政治大学地政系教授张金鹗就认为,高铁通车以来所呈现的是磁吸的现象,人口反而是向都会区集中。政府要关心的应该是各地如何发展产业活动,有了就业机会才能吸引人潮的聚集,也才会有立即的居住需求。张金鹗强调,房子光是便宜没有用,若没有工作机会也是枉然。

淡江大学产业经济系副教授庄孟翰也并不看好经建会松绑农地变更的政策,若贸然进行全面性的农地松绑,中南部原本余屋过多的现象将更雪上加霜。因此,他表示,与其将注意力放在农地松绑的政策,不如更应该重视都市更新政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