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育资源与人才培育 三位前部长发表评论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二十日电)由时报文教基金会主办的“面对公与义|全球化下的发展与分配”研讨会今天进行第二天议程,三位教育部前部长郭为藩、曾志朗、黄荣村都就教育资源与人才培育发表评论。

全球化下,对人才的竞争更为明显,现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表示,让我们的孩子有能力与世界上其他人竞争,教育投资是绝对必要的;教育蓝图的规划必须长远,不能中断、停止。

他说,台湾近年也出现“M型社会”现象,贫富差距加大,中产阶级萎缩,学生发展也呈现两极化;要改变贫富差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到教育资源分配的公与义。

中国医药大学校长黄荣村表示,教育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在政府努力下虽有趋缓,在“量”上面没有问题,但在“质”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如台大学生超过百分之五十来自台北县市、考进大学名校的学生百分之五十来自排名前十名的高中、以及原住民学生的大学就学率大约只有汉人的三分之一等。

黄荣村认为,十二年国教有助于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但是这必须花大钱,每年国家须花费新台币一、二百亿元以上的经费;而且教育事务的推动需纳入全球化的框架下考量,具备国际视野才能培育出适应全球化的人才来。

台湾师范大学名誉教授郭为藩表示,任何教育体制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到原有教育资源的分配,连带牵涉到公与义的问题。台湾目前并未具备实施十二年国教的条件,时机并未成熟,他不赞成现阶段时实施。

他认为,教育资源目前捉襟见肘,与其向上延伸三年不如向下延伸一年,对许多双薪家庭帮助更大。他提出先在中学阶段进行配套措施,在法律上明订学生离校年龄,比方说十六岁以前不得离开学校等,更能给予弱势学生实际帮助。

今天与谈相关议题的学者,还有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张苙云教授等人。


“全球化下的发展与分配研讨会”二十日在中华经济研究院进行第二天议程,前教育部长黄荣村(左二)、曾志朗(右二)、郭为藩(左)等人以“教育资源与人才培育”为题发表看法。//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