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物价跟着原料涨 太离谱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詹逊鸿/特稿

“油价涨、奶粉涨、泡面也涨,什么都涨、只有薪水不涨”。商家都说,因为国际原物料上涨,逼得没办法,他们只好涨了!但涨价有理吗?涨幅合理吗?令人存疑。

当面粉涨价、砂糖涨价,为什么附近小面包店的波罗面包还是没涨?原因是面包店很多,你涨价了,消费者就不买,宁愿多走几步路,货比三家不吃亏。

经济学上大致把物价指数分为消费者、进口、出口及趸售物价。消费者物价是民众购买后,直接就会使用的物品价格,如家庭用品等;趸售物价指的是半成品或原料价格,这些物品必须加工才能成为商品卖给消费者;进口物价指的是进口品的价格、出口物价是出口品的价格。

一般升斗小民面对的是消费者物价,而商家所面对的是其他三种物价。如果是一个竞争的市场,当趸售、进口物价上涨时,商家绝对不敢把涨幅反映在消费者身上,只要涨过头,甲商家就会被乙、丙、丁等商家淘汰,有时候成本还得自行吸收。

举几个最浅显的数据,民国九十二年度台湾的趸售物价年增率是二点四八%,消费者物价年增率则是负零点二八%;去年趸售物价涨幅是五点六四%,但反映在消费者物价涨幅只有零点六%;当今年上半年进口及趸售物价涨幅高达八点八五%及七点一一%时,消费者物价涨幅也才零点六一%。

这些数据显示,在竞争的市场中,商家多数会选择压低自己的利润、吸收增加的成本。

所以汽柴油的上涨,鲜乳、奶粉涨价是否合理?涨幅是否适当?民众可以抱持怀疑的态度来检视这波涨价风。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