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点】“纸馅包子”突显的新闻失序与中国形象问题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7月1日讯】2007年7月8日,中国的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暗访朝阳区一家无照加工“纸箱馅包子”的节目。传媒指出该节目内容,揭发一间肉包子店工人将把纸箱用水泡软、泡烂、绞碎之后,再混入劣质猪肉,兑入香精,做成包子馅卖给不知情的人。这则耸人听闻的节目内容,震惊当地社会,新闻播出后舆论哗然,并引起国际关注。

  很快地在18日晚间,北京电视台以长达1分多钟的时间,播出道歉声明,说明这是一则自编自导的假报导。电视台对此事件相关人员处分是:台长通报批评,编辑行政警告,副总编辑记过,三人分别要“深刻检查”;电视台生活节目中心副主任(无主任)分管“透明度”节目的副主任、节目制片人等三人撤职;与节目有关编辑解约;节目组临时人员訾北佳涉嫌违法,司法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如果此一事件是个“假事件”,那么其突显的问题是,中国大陆传播媒体商业化后,所出现的重大“新闻失序”现象。在改革开放的整体布局下,中国的传播事业被列入“第三产业”,并被要求从事产业改革、自负盈亏,随着中国媒体的商业化趋势,大众媒介内容也开始贴近群众生活,此外,伴随着报业与传媒改革,中国开始出现“新闻舆论监督”,而这些所谓的“黑心商品”报导,就是属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报导类型。

  然而“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并不像是西方民主自由报业理论,志在监督最高执政者,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被视为政府权力的延伸,而非公民权利的执行,但是因为“新闻舆论监督”所带来的媒介批判性报导,却广为中国阅听众的欢迎,为媒体带来了阅读率与收视率。这也使得一向把关严密的中国大陆新闻业,开始出现类似“有偿新闻”、“造假新闻”的失序现象。

   另一种观察是,以一个电视台临时人员所制作的节目,能够通过中国大陆严密的新闻审查过程,加以播出?网友质疑,“纸馅包子”事件真相应该是,警方与北京电视台以“新闻造假”来否认“纸馅包子”的存在,因为整个事件一出,已经受到国际瞩目,而中国在奥运前要避免国家形象受损,让记者成了可怜的代罪羔羊。甚至有网友指讽刺的说:“马上要召开十七大了, 北京可要安定团结,欣欣向荣啊!”

   事实上,从过去中国大陆不断出现的“黑心食品”报导,到近来从“毒牙膏”、“纸包子”、和“低价甲醛床单”,“Made in China”不仅是低价保证,但似乎在品质上也常是大打折扣。而这样的现象是中国政府所不乐见的“中国形象”。

   不过,对于负面形象的隐忧,如果是从防止负面新闻扩大化的角度思考,暂时找几个代罪羔羊,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达成“提升商品质量”的目的,反而在一次次出现黑心商品报导后,使得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失去信心。更严重的是,将会导致中国民众宁愿相信“纸馅包子”的存在,也不愿相信“官方说法”。

  总之,“纸馅包子”事件,不仅突显中国大陆传媒商业化后的“新闻失序”问题,更加严重打击中国商品的形象、传媒的可信度、以及更重要的政府公信力。

(本文由中央广播电台《台湾观点》节目提供,节目首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7时55分,网址为:http://www.rti.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台湾观点】 吃到饱还是吃到死
【台湾观点】中共难回避六四真相
【台湾观点】 美中贸易纷争逐渐白热化
【台湾观点】CCTV《百家讲坛》现象背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