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业者:台股国际化自由化 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邱国强台北三日电)亚洲各地股市近来争相拉拢跨国企业前往上市,台股面临港股、星股甚至韩股、沪股的挑战。业界及官员均认为,台股上市柜审查作业繁复、法人投资比重仍偏低,加上国际化程度不足,都需要设法改善,才会重新提高国内企业留在台湾上市柜筹资意愿及台股国际竞争力。

中华民国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下午在台北举办“台湾资本市场竞争力评析”讲座,由宝来金融集团大中华资本市场处总经理黄齐元担任主讲人。

黄齐元表示,包括台股、港股、沪股、深股在内的大中华地区股市,无论市值、交易量还是IPO筹资金额,都有显着成长;以IPO筹资金额来看,大中华股市2006年高达620亿美元,远超过美股480亿美元及英股的390亿元美元;再以市值来看,大中华股市2006年年增率高达78%,是不可被忽视的金融交易市场。

但他说,在亚股中,港股由于资金进出没有限制,且拥有健全管理法制,加上资讯自由流通、政策开放,且无涨跌幅限制,更重要的是能吸收到中国资金;因此,就以IPO集资能力为例,港股在2005年就站大中华股市的83%,2006年则因沪、深股崛起而降低,但仍达77%。

与会的台湾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林火灯指出,台股上市公司到今年5月底的总市值为6100亿美元,仅有美股的3.7%,在亚股中则排在日股、港股、沪股、印(度)股及韩股之后。

他说,台股优势在于挂牌成本低、流通性佳、本益比高、产业链完整,但上市柜作业繁复、条件较多,国际化程度不足,加上证交所、柜买中心、期交所分立,无法提供一次购足服务,加上法人投资比重仍低,是竞争力在大中华股市中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

黄齐元表示,港股及星股近来就积极争取国内企业前往上市,也取得一定成果,而连韩股也加入竞逐行列,争取中国北方及东北企业前往上市,台股若要加入竞逐,除了上述缺点之外,一定要做到“开放、创新、整合”,才能达成“国际化、自由化、规范化”的格局,利于立足于亚股及大中华股市之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