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部推教育储蓄户 规模创社政史纪录 3861所学校 成劝募单位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文仪、邱燕玲/台北报导〕南投魏家“一碗面”的故事、新竹尖石“水蜜桃阿嬷”的困境,媒体报导弱势总会引发社会善心人士捐款协助。为了善用社会资源协助弱势学生,教育部本学期起全面推行“学校教育储蓄户”,鼓励学校向社会筹款以协助弱势学生,全国三千多所中小学将摇身一变成为劝募单位,规模庞大创下社政史上纪录。

补助各校开户费用

教育部近日公告“推动学校教育储蓄户实施要点”,鼓励全国公私立中小学设立募款专户,教育部还将由学产基金挹注经费,补助各校二万元到六万元不等的开户费用。教育部也着手建置全国性资讯平台,将让中小学统一公开需要帮助的学生资讯对外募款。

目前教育部补助四万多名学生缴交代收代办费、所需经费每年八千多万元,去年也补助近十五万名学生营养午餐费,一年预算达七至八亿元;但各校还是会出现经费不足状况,有些学校过去都另设仁爱基金或专户,协助弱势学生救急或伤病慰问等需求。

募款法制化公开化

教育部国教司司长潘文忠解释,现行仁爱基金的作法是学校个案式办理,没有统一管理机制,也不易掌握捐助对象及流向。未来教育储蓄户及资讯平台设立后,希望将学校募款协助弱势学生的机制法制化、资讯公开化,以校为单位开设专户向社会募款,照顾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变故,或其他特殊个案学生,包括课辅等生活需求,并定期上网公布捐款使用情形,甚至永续性地将剩余捐款滚存使用,不仅教育部及县市政府可掌握募款金额、用途,捐款者及受助人也可一目了然。

潘文忠并强调,教育储蓄户不会排挤政府对弱势学生的补助,包括代收代办费、营养午餐费等,教育部仍会持续以常态预算编列,直接补助弱势学生。

目前全国共有二千六百五十一所国小、七百三十六所国中及四百七十四所高中职,全国将一举出现三千八百六十一个劝募单位;由于联合劝募行为须向内政部申请许可,因此教育部也正在与内政部协调,预订将由各县市一所学校代表申请,让三千多个学校都可各自办理联合劝募。

恐将冲击其他社团

一旦中小学以教育储蓄户方式向社会募款,恐将冲击现有社政体系,但内政部表示,学校与其他募款团体所募得的款项,各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不致对现有募款单位造成太大影响。

据内政部统计,全国共有一百五十五个全国性财团法人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今年至7月31日止,社福劝募团体共有六十一件劝募案件,募得金额为近四亿五千万元。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