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不要上北京市政府的当

人气 1

【大纪元10月14日讯】最近有很多关于土地的新闻,于是想起了一条旧闻。

北京钉子户被强拆12平米房曾索要1600万补偿

本报讯 因提出无理要求、拒绝拆迁,严重延误地安门内大街环境整治项目顺利进行等问题,昨天,西城区法院依法强制拆迁了地内大街22号、24号的住户。至此,该地段的绿化和红墙修缮等工程将得以按规划继续推进。

地安门内大街环境整治项目于2005年5月启动,按计划2007年5月完工,计划拆迁120户居民和44个临街经营门店。其中的119户、44个临街经营门店均顺利完成拆迁,仅有地内大街22号、24号一户坚持无理补偿要求,拒绝依法拆迁,进而造成红墙修缮、绿化、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据了解,地内大街22号、24号房产为于家兄弟三人的共有房产,共3间,建筑面积总计37.1平方米,其中于家老二名下的房产只有12平方米。经过多方工作,于家老大于2006年5月同有关方面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并获得货币补偿106万元人民币;于家老三于2008年6月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拿到货币补偿126万元人民币,只有于家老二家人始终不肯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于家老二家人占据的地内大街22号、24号,现居住人口为4人,经营炒栗子(工商部门证实为无照经营)。拆迁启动后,区拆迁办先后30多次上门告知拆迁政策、商谈拆迁事宜均遭到拒绝。

为保证于家老二家人的居住、经营,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后,在鼓楼东大街259号购置了一处面积为71平方米的私产临街门店房(现市场价值450多万元),用于与于家人现有的37.1平方米房屋调换。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6次到于家进行协商,于家提出在调换鼓楼东大街259号房屋的基础上再补偿1600万元人民币,否则绝不搬迁。

协商无果后,房管局于6月11日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下达了西房裁字(2008)第33号《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裁决书》,并向法院申请执行。7月9日,区法院下达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先予执行行政裁定书》,同时下达执行通知。7月11日区法院发布执行公告,并于昨日进行了强制拆迁。

这是前俩月的消息,当时挺轰动,那个天文数字足以让所有不开眼的人晕菜。新闻用政府的仁至义尽与刁民的贪得无厌作鲜明对比,歌颂了人民政府的忍辱负重,抨击了钉子户的不识好歹。于是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后都很心疼政府,心说这也就是在解放区,要搁在敌占区国军早他妈不客气了。更多的是愤怒:1600万毛大头,相当于一口气中4张一等奖的税后所得,而且需要奖池配合。老子们几辈子都挣不来那么些钱,这家刁民太敢开牙了。网上评论几小时就达到数万条,一边倒的谩骂。

偶然听到了另外的声音。

背景:钉子户在地安门内大街把口儿,离平安大街不远,是个临街房,不大,但是位置得天独厚。屋前就是车站,交通便利。地安门大街是中轴线,南边是景山,西边是北海,往北扎下去还有“屌巢体育场”,旅游团一年到头熙来攘往。要是开买卖,用傻逼广告词的说法这里能算“旺铺”。早年把临街的后山墙打通,弄个门脸卖栗子。小老百姓嘛,没有资本也没有人脉做更大的营生,同样是炒作,太子党可以炒房地产,普通人只能炒栗子。所幸生意过得去,冬天的傍晚不难目睹人民群众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盛况。那儿的栗子不见得多好吃,但队伍就是活广告,形成了“马太效应”。冬天日短,炒栗子的热气氤氲着路旁昏黄的灯光,竟然营造出一幅云蒸霞蔚朦胧魔幻的冬日即景。许多人大概就是迷恋那种感觉吧,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食客之意不在栗,在乎气氛之中。

如此十来年,奥运来了。地安门是典型的旅游区,旧京几个知名景点都在临近,除了景山北海,还有端王府恭王府郡王府醇亲王府和亲王府庆亲王府和敬公主府,以及僧格林沁梅兰芳宋庆龄茅盾郭沫若一干人的宅子,临幸北京的洋祖宗们指定落不下这里。于是要整治环境。平安大街地安门内全体包上了青砖灰瓦,远看红柱飞檐、雕梁画栋的,的确有点意思。栗子铺这么个临街房自然也在拆迁之列。其实也是驴粪蛋,小胡同深处就不整治了,里面有民房破的跟窑场似的。不过这不打紧,反正洋祖宗们是走马观花浮皮蹭痒蜻蜓点水,只要怹们目力所及处光鲜亮丽就成。

门脸房是老房,解放前就有。这户人也没什么工作,都指着栗子吃饭,于是跟拆迁办提出了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经过扯皮,拆迁办终于同意给他们另立店址。位置在鼓楼东大街,往西就是后海,往东走是前圆恩寺胡同,里面有天波杨府,也就是杨 佳杨大侠的旧居。面积大了,位置也还成,但比原先还是差着意思:交通不便利,店铺不醒目。熟客们光知道原址,接受起这里需要时间。旧址前有公交站,有些馋主在等车的当口备不住就去么二斤,新址基本不具备这个条件。你能指望那些去甚刹海装逼的小资们买二斤栗子下酒吗?你能指望去后海柳蜜的文痞雅氓给妞儿带二斤栗子吗?恐怕没戏。

做生意的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营业面积没地理位置重要。新闻里刻意突出从10平米升级到70多米没多大意思。至于新店到底值不值450万,这谁也说不好,即便值也是有价无市,肯掏450万买个前途未卜的店铺的人都是二百五。如今全北京有价无市的房子多了去了,凭空喊价儿谁不会。

至于“工商部门证实为无照经营”,据说他们以前是有照的,否则以工商的剽悍天性怎能容忍他们明目张胆的非法经营十来年。只是06年随着拆迁工作的展开,那边商户的执照都停了,这才有“无照经营”一说,也就是说无照经营是拆迁的副产品,而不是罪上加罪的另一证据。新闻作者在此一不留神犯了糊涂,很客气的自抽一记耳光:刚刚说完无照经营,又说有关部门为了安置他们,在鼓楼东大街盘下一处临街房供他们经商。既然都无照了,就该让他们的生意彻底歇菜,干嘛换个地方让他们继续偷税漏税呢,这不是工商所税务局执法犯法么。

这篇文章的新闻G点无疑是那天文数字1600万,否则它压根不会成为新闻,毕竟全国各地拆迁的多了去了,钉子户也多了去了,不足为奇。作者深知这点,干脆来个标题党,并做了个悬殊的对比:12平米与1600万,更显触目惊心,折合1平米133万多,比汤臣一品厉害多了。让新闻醒目是记者的职业素养,无可厚非。但阴险的是他们回避了另两则消息:

本报讯 昨日上午,因一纸“拆迁令”,西城地安门内大街北口一平房女住户自称点煤气罐以示抗议,最终住户被警方劝服。该女士表示将向法院等有关部门提起申诉。由于平房紧邻地安门内大街,警车、消防车等赶到现场后,引来数百市民围观。

法院通告上显示,法院行政裁定书已于7月9日发生效力,因房主拒不履行,西城市政管委向法院申请执行。户主需在7月13日前腾空,交由西城市政管委拆除。同时,房主一家迁至西城区市政管委提供的一处房屋内临时周转。逾期不执行将被强制执行。

面对通告,住户于女士说,“全家14口人,离开这里还能去哪。几代人生活在这已60年,怎么能说搬就搬,虽然政府补偿34万,但这能买什么呢?”

上午11时30分,民警拉起警戒线,身着“现场勘查”字样的警员进入房内检查。现场一名张姓警官称,该户居民拨打市政热线,声称如果要强拆他们的住宅就点煤气罐,因此警方迅速赶来确保安全。一小时后,女住户被警方劝服,中午12点30分左右警戒线撤除。

于女士表示,将在最后期限7月13日前,再次向法院等有关部门提起申诉。

“女子阻拆迁欲点煤气”追踪

本报讯 “拆迁公告”贴出一周后,昨日凌晨,地安门内大街最后一平房被强制拆除。

昨日中午,位于地安门内大街北口,于女士家的两间平房已被推倒,环卫人员正在推倒房子的地方摆放花盆。附近居民说,强拆是在凌晨三四时进行的。

西城区市政管委是依据法院的裁定书强拆于女士家的房子的。案件材料显示,地安门内大街道路两侧早在2005年就被列入北京市环境整治项目,并依法办理了立项、用地批准书、拆迁许可证等手续。到2006年底,拆迁范围内的商业门脸44间,居民120户均已搬离,只有于女士一家在拆迁区居住。

西城区市政管委申请对于女士一家拆迁,并提供了临时周转房。于女士拒绝拆迁,说几代人生活在此60年,现在有14名家庭成员住在这里,一家人在这里卖炒栗子、炒花生和其他小吃。搬迁后,他们除了需要购买新房,还要谋出路。此外,于女士也拒绝接受34万元的补偿金。

这两则跟开篇说的显然是同一个事,不过没提1600万,所以它的眼球吸引度要差得多,大部分人连看都不看。但有个数字是第一篇见不到的:34万。如果记者用这作标题,比如“北京钉子户被强拆12平米房获得34万补偿”,大概没人愤怒。7月份北京四环内的均价是18000(统计局官方数字),34万能买到四环周边楼房18米多,而且是建筑面积。

新闻作者固然不会故意捏造,不过要多少跟给多少是两码事,开玩笑的话你要一个亿也不犯法。知情人说,拆迁工作06年前就启动了,钉子户提出了一些要求,毕竟拆迁完不能睡大街上,利用搬迁提升住宅品质是每个拆迁户的美好梦想。但是拆迁办不同意。由于是环境整治不是商业用地,工程不太紧迫,所以拖着。赶到08年,奥运迫近,这才又提上日程。糟糕的是时间不等人,两年前四环均价是一万一,08年涨到了一万八。让钉子户恼火的一点是,如果官方在两年前能够稍作让步,问题早就解决了。但现在房价涨了,原先那点补偿款狗屁都买不了。眼见解决无门,于是更加赌气。

按理说老实本分的小民绝不敢单凭一家之力闹出这么大动静。据熟人讲,钉子户确实挺刁,脾气各,胆子大。但是钉子户之所以成为钉子,只是自身硬还不够,更需要根基深,这样别人拔钉子才费劲,才能被迫跟你妥协。没有背景的小老百姓是钉子不起来的。全国各地那些最终如愿以偿的搬迁户基本都不是凡人,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大铆钉。这户人充其量是个小按钉,无非屎壳郎爬铁轨愣充大铆钉罢了。

环境整治是为了扮靓京城,出发点是好的。平心而论,地安门整治后铺设了绿地,露出了古建红墙,给居民凭添了一处景色宜人的街心公园,这是好事,理应支持。拆迁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核算补偿款额也无可厚非(虽然这规定经常十分操蛋)。但是刻意突出天文数字而回避实际补偿,阴险的煽动人们对钉子户的鄙夷,这多少有点缺德。

中国几十年的拆迁工作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粗暴到恩威并施的过程,比如与地安门相隔不远的王府井大街也有个奥运献礼项目,即王府井H2地块市容整治。为了减少钉子户,前期做了不少宣传工作。如在临街张贴醒目标语和横幅,措辞都很有意思:“别信谣言别等待,搬迁政策不会变”,“抓住机遇别犹豫,早作决定早受益”,“奖励期过损失多,别再观望早定夺”……等等。为了形成钳形攻势,同时贴出公告承诺,6月30号之前搬家奖励55000,过期不候。真是刚柔并济,绵里藏针。

这种语录体的宣传攻势说明政府明白要讲求技巧,玩弄手腕迫人民乖乖就范。所以越来越擅长运用各种舆论工具为自己开拓阵地,给当事人制造压力的同时博取局外人的同情和理解,为下一步的强拆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今后的拆迁户再想当钉子的时候,不得不权衡一下维护自身权益与被舆论钉上耻辱柱孰轻孰重。

转自《牛博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串联要求内阁改组?国民党团:空穴来风
冰岛总理表示可能因存款争执控告英国
詹春柏:总统府将复聘无给职资政国策顾问
金管会密商富邦金? 陈树:一无所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