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漏斗胸知多少

林旭华(家医科医师)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前言

到底什么是漏斗胸?漏斗胸就是胸口骨架凹陷如漏斗形的病变,它是前胸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患童常会因为自己与他人不同而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与心理,因此除了积极治疗外,协助其心理建设与调适是相当重要的。

定义

胸壁两侧的肋软骨生长异常与不对称,导致肋软骨变形下陷,进而造成胸骨下半部被挤压向内,形成前胸的凹陷,因外观凹陷状似漏斗而被称为“漏斗胸”。如果严重的话,心脏会受压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

形成原因

漏斗胸是先天性畸形疾病,原因不明,只知是软骨生长不均匀所致,且有部分家族遗传倾向。有少数个案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如早产儿或慢性上呼吸道有阻塞的幼儿等。可能与胎儿在母体内成长环境有某种相关性。

发生概率

好发于2岁的幼童到18岁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率约为每300分之一。意即300个儿童中就有1例漏斗胸。男女比约3比1到4比1。约9成的漏斗胸可在一岁以前发现,只有少于5%案例到青春期才能察知。

临床表现与症状

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及一个突出的上腹、消瘦、发育差等现象。漏斗胸在婴幼儿时期多无症状,在3岁以后逐趋明显,因为压迫到心脏,造成心脏输出之血流量降低产生运动能力不足。呼吸时会限制胸部扩张,使肺功能降低。这些心肺功能的问题,在幼儿时期较少出现。在步入青春期后,将逐渐明显,至少有40%产生症状。如有些患童会抱怨有前胸疼痛、运动后会觉得有压迫感、易喘、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另有些患童亦会合并其他畸形,如脊柱侧弯以及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还会导致心肺衰竭此类患童更应该积极寻求治疗。。

如何治疗

漏斗胸本身并无致命危险,没有马上开刀的急迫性。需要矫正的情况包括严重的外观障碍以及心肺功能的异常等。治疗方式为外科矫正,手术年龄在3~6岁时最好。有文献指出最好的手术年龄为5岁前,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骨骼也越定型,因此手术矫正效果亦较差。至于手术的方式很多,包括胸廓翻转术、胸肋骨上举术,其主要是将变形肋软骨切除后再重建胸腔外观,术后约一周即可出院。但在3~6个月内不宜剧烈运动,以便让肋软骨顺利再生。

术后复建

手术后除一般性治疗外,文献指出会有约2~3%的概率复发,所以须积极进行相关复健运动,若在术后注意营养及局部健胸的运动,复发的概率将可大幅降低。

结论

大部分父母亲听到宝贝孩子要做‘开胸’手术,难免会担心受惊,对手术决定往往犹豫不决。事实上这种手术的安全性很高,手术过程不动心、肺,只是将胸壁多余的肋软骨去掉,让骨膜自行再生,只要由有经验的外科医师及麻醉医师执行,危险性是很低的。另外我们强调的是患童除了生理结构上异常外,在心理上也可能因为前胸凹陷,产生自卑感不敢露出上身,导致许多课外活动不敢参加如游泳课等等,长期下来往往人际关系会变差,会呈现内向、害羞、畏缩等负面的人格特性,所以建议早期治疗。

文/林旭华(家医科医师)◇(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