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省台湾人第一代 迁徙台湾到落地生根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5日报导】荣光眷影社区纪录片系列三(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五日电)喜好摄影的前黑蝙蝠中队外省老兵多年来投入拍摄眷村改建与荷花;云南贾奶奶逃难时仓促嫁军人来台先后生下六名子女,如今剩她孤独中常送鞋给孤儿院童;吴奶奶河南开封念高中时面临共产党解放军压境,仓促穿上七双袜子随国军逃难来台;殊途同归在台湾落地生根。

这些外省台湾人第一代因国共战争而迁徒来台的不同生命故事,由外省台湾人协会培训的导演邹立仁拍出“影像人生”,郭益昌拍出“贾奶奶的故事”,喻文莉拍出“七双袜子”等纪录片,让外省第一代自己回忆。

邹立仁是外省第二代眷村子弟,小时跟父母住桃园,结婚后租房子,到后来顶下的房子,都是眷村,面对眷村老旧破落被拆,相当失落,空军少校退伍的他决定拍眷村改建国宅的纪录片,认识的外省老兵刘伯伯说有照片,才知其无师自通摄影,爱拍荷花,细谈又知曾是黑蝙蝠中队空军英雄,使他的纪录片变成剧情片。

八十岁的刘伯伯花四、五年时间同时拍下眷村身影与荷花,想使眷村活回来的邹立仁看到刘伯伯拍照时全身抖动,心想不知什么力量让刘伯伯这样,因而拍出老人家抓住荷花盛开到凋谢、战时出任务同志骤然消逝与眷村改建等融合个人与国家情感的老兵“影像人生”。

郭益昌是新竹清华大学人类所研究生,他只想纪录原已认识的外省贾奶奶生命故事,他说,贾奶奶在云南仓促嫁军人,战乱中生下儿女各一,后来随丈夫与军队来台,物质匮乏中重建一个家非常困难,外省奶奶战乱中如何做母亲的故事已超越族群议题的意义。

落脚冈山眷村的贾奶奶一共生下六个子女,生活困苦到曾经不想活,却仍为孩子活下去,如今子女长成,有两个小孙女,却大都在外,辛苦大半生的她,落地生根后,也与台湾许多老人一样孤独,常捐鞋给孤儿院童,也到长青学苑上课排遣孤寂,企盼子女常回家探望。

喻文莉是外省第二代,外婆早已逝去,眷村离她也已遥远,但工作的事务所承办眷村改建,要做田野调查找外省第一代多人供拍摄眷村纪录片。

因此,她参加培训学习把人文情感融入纪录片的专业;找到的河南籍七十八岁吴奶奶,活泼亲切似外婆,谈到十七岁在开封念高中,在沦陷前紧急穿上七双袜子与七件内裤逃难,逃到上海,因国军一路撤退,再往南逃,最后到台湾眷村落脚的战乱故事,仍然激动不已。

影展观众看了这些外省第一代台湾人回忆纪录片,觉得年轻人应该知道,在台湾能生活安逸,全是外省第一代军人当年血汗换来的,也不应该质疑政府编大笔钱养荣民,政府还应该给荣民更多照顾才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