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长尾南蜥噬己婴 罕见新发现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孟娟/台中报导〕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动物学组副研究员黄文山费时四年观察兰屿长尾南蜥,发现长尾南蜥竟出现噬己婴的行为;这也是第一个陆生脊椎动物出现噬已婴行为的重大发现,研究论文11月登上国际知名的行为学期刊“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 ),以首篇刊登。

黄文山论文登上国际期刊首篇

黄文山十六年前锁定兰屿岛上的蜥蜴进行研究,二年前,曾以兰屿岛上的长尾南蜥出现亲代照顾及护蛋御敌等“进行中的演化行为”研究,登上该期刊。

持续追踪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它的天敌、专吃蛋的赤背松柏根蛇入侵巢洞的次数增加,原本在洞中的蜥蜴蛋竟然变少了。

黄文山说,因为小时曾被长辈告诫,不要看母猫照顾刚出生的小猫,否则母猫会搬家、甚至咬死小猫,他联想到是否可能是母蜥所为?开始寻找证据。

陆生脊椎动物首见

从二○○三到2006年间,黄文山利用每年七、8月间长尾南蜥产卵季实验纪录,以间隔八小时、每日三次的频率在长尾南蜥的巢洞中放入赤背松柏根蛇骚扰,母蜥总是设法抵抗外侮。

期间观察发现,在成功击退外侮后,有十二次隔天长尾南蜥整窝蛋不见踪影,其中九次,他在洞口外放置廿四小时不间断拍摄的摄影机,在放蛇骚扰到蜥蜴蛋消失,未见有蛇或其他生物入侵,也未见母蜥搬家,蛋的消失与母蜥画上连结。

黄文山指出,另有四次他目击母蜥正在吃蛋,让他确定母蜥噬己婴;但因巢洞极小,无法放入摄影机拍影存证。

黄文山同时进行对照组实验,一组是正常状态、生活完全不受天敌干扰的长尾南蜥,另一组是放入非天敌、不具威胁性的攀木蜥蜴骚扰,但该两组的蛋保持原有状态、不见减少,证实长尾南蜥噬己婴行为的原因。

黄文山指出,当天敌入侵蛋巢的频率增加,长尾南蜥噬己婴的频率增加,因为“与其被别人吃掉,不如自己吃”。

另外,他发现九次纪录的影像中,有八只母蜥是怀孕状态,长尾南蜥的噬己婴行为与能量适应有关,母蜥生完蛋必须补充能量,也会促成母蜥吃蛋,他把此种现象称为“适应性能量回馈机制”。

黄文山的研究论文经过包括剑桥大学教授Andrea Manica等三人审查通过,是第一个陆生脊椎动物出现噬己婴行为的重要发现。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