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家:国内线航空要生存 减供给或创需求

远航财务危机后之省思专题报导 (三)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7日报导】远航财务危机后之省思专题报导 (三) (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十七日电)远东航空公司因财务危机,已向法院声请公司重整,对其他三家国内线航空公司来说,虽无财务问题,但面临经营不易的大环境却相同。专家认为,在大环境不理想下,国内线航空公司要存,不是减少供给,就是创造需求。

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范志强表示,包括远东、复兴、华信及立荣四家以国内航线为主的航空公司,这几年都面临外在环境不利发展的同样问题,除了地面交通运输愈来愈便利外,油价高涨让航空公司经营成本倍增。

不过,范志强说,在航空市场萎缩时,航空公司都采取缩小经营规模,减少航班,改用小飞机,但四家国内线航空公司中,只有远东没有小飞机,加上远东有太多业外投资,且都亏损严重,真正拖垮远东的应该是内部体质。

范志强坦言,国内线航空公司的生存愈来愈困难,主要是供给大于需求,要让航空公司拓展生存空间,除非减少供给,或是扩大需求。

所谓减少供给,他说,就是让市场决定航空公司家数;创造需求,目前之计,唯有与中国直航。

范志强同时表示,直航并不是万灵零丹,但总会比现在国内市场逐渐缩小,亚洲区域航线拓展有限下,多增加一些市场空间。

另外,成大交通管理系教授戴佐敏表示,航空具有带动经济附加价值的效用,国内航线再萎缩,仍有存在一定量的需要,因为若从交通工具的平衡性来看,如果西部航线全部退出市场,几乎没有与高铁速度可以匹敌的竞争对手,无异形成另一种垄断。

由于两岸直航是业者期盼多年的梦,高铁创造台湾西部走廊一日生活圈,戴佐敏认为,两岸直航也可创造两岸的一日生活圈,尤其台湾优于中国的管理制度、文化素养,更容易吸引国外业者在台湾经营两岸业务,增加更多工作机会。

不过,戴佐敏也说,两岸直航纯粹是政治问题,民航主管机关、民航业者都只能等待。

中华技术学院航空服务管理系助理教授凌凤仪认为,台湾国内航线不致于全部消失,西部航线最后可能会维持台北–高雄线的基本量,东部及离岛航线不受高铁冲击,但若只靠东部或离岛航线,也无法养活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还是要飞出去。

凌凤仪也认同,两岸直航不是航空公司未来发展的万灵丹,但总比坐以待毙好,一旦开放与中国直航后,航空公司应思考的是如何把饼做大,毕竟直航后要面对的竞争对手还有中国的航空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