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主计处: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并未失真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九日电)行政院主计处官员表示,每月所编制的营造工程物价指数,查价绝非是针对“牌价”,而是“市场交易价格”,若营造业者认为数据可能“失真”,是因为指数经加权平均,但若看分项仍可看出产品涨幅,例如今年1月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年增率为12.45%,但钢筋价格年增率高达49.21%。

中华民国营造工程工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陈煌铭上午接受访问表示,营造工程物数指数未能反映真实原物料飙涨情形,因为多调查“牌价”,所以指数涨幅未能符合实际产品涨幅而有“失真”。

主计处官员对此表示,其实双方很久以前就沟通过了,主计处也亲自去简报说明,甚至也邀请公会代表参与指数基期修正的讨论,当时公会也表达了解之意,未来若有必要会再行沟通。

主计处官员说,目前了解,营造公会对指数编制主要有二项主要疑虑,第一是认为查价是针对“牌价”,第二是质疑营建工程物价指数未能反应实际涨幅。

据承包商表示,几年前,承包商实际购买的价格是牌价可再享有7至8成,但现在物价上涨,承包商没有打折了,例如3年前牌价是1万元,但实际购买价是7千元,现在3万元了,承包商成本是上涨2万3千元,而并非是单由牌价变动的2万元,这落差导致成本未能真实反应。

官员对此表达郑重澄清,主计处调查的不是“牌价”,是向建材批发商调查的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承包商向这些建材批发商购买,这样的调查最符合实际行情。

官员表示,此外,有人质疑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失真,这是因为指数是经过“加权平均”,从涨幅转换至“指数”,最终的结果涨幅不会像单一材料的涨幅。

官员举例,例如钢筋、预拌混凝土是占总指数最重的项目,预拌混凝土占12.3%、钢筋占权重11.9%,而每项工程所需材料不同,承包商对指数上涨幅度的感度也就不同,但转成指数是要有精确的计算。

主计处调查,今年1月的营造工程物价指数年增率为12.45%,乍看之下好像不符合承包商所认为的大涨,但若看细项,钢筋物价1月年增率高达49.21%、预拌混凝土年增率为10.29%、砂石为24.56%,还是符合材料大涨的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