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少做少赔 营造业吹倒风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毅璋、陈品竹、黄宣弼、林耀文/综合报导〕“少做少赔”这句话贴切地形容目前营造业者的心态,尤其是承包公共工程者。一高雄的营造厂业者甚至表示,从去年11月起,他就不看政府采购公报,因为怎么做都划不来。

在不堪建材节节高涨下,中南部传出小型营造包商因为承揽的建案价格不堪建材追涨吃掉利润,甚至赔钱,对小包跳票、延票,也有人盖到一半落跑。

高雄营造厂业者表示,这些日子大高雄地区大概倒了三至四成的营造厂。台湾区营造公会理事长潘俊荣说,全国营造业者的数量已由一万二千家减少至现在七千多家,剩下的业者也都快要撑不下去。

银行拒贷 厂商转借高利贷

高雄营造厂业者表示,倒掉的营造厂以乙级与丙级的营造厂商居多,最主要是银行业“雨天收伞”。他解释,从事工程的厂商,工程款都是分次一点一点拿,却又要马上发给下游包商及购买原物料,因此总是得准备一笔现金来周转;然而,目前除非有熟路或是与建设公司合作的甲级营造厂,否则银行根本不肯贷款,小型营造厂商不是借不到钱,就是只好向高利贷借钱,在还不出钱的状况下,老板只能倒闭跑路。

原物料的上涨与银行不愿伸出援手是压垮营造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公部门行动的迟缓与繁琐则是让业者只能坐以待毙的主因。

业者强调:“做政府的工程是一定拿得到钱,只是你的公司能否撑这么久…”公部门的工程承办人员来来去去,加上对于请领工程款、补助款、赔偿款的发放都是以拖待变,业者光是干等付利息就已经承受不了。

业者质疑,政府说要补贴,但厂商去借钱的利息要怎么算?政府说要补助原物料的差价,但是今年的预算根本还没编。

业者说,南部营造业者雪上加霜的是,南部的房地产市场始终不景气,因此业者连想从民间的住宅建设来获利都毫无机会。

离岛的营造业者更是苦不堪言。金门的营造业者表示,离岛业者的原物料成本平均都增加四%的运输费用,虽然部分原物料可藉由小三通模式由中国厦门引进,但像钢筋是连中国都缺,且中国的原物料进口都没有发票,业者都要自行吸收五%的营业税。

隆大营造董事长陈武聪指出,即使大选后国内经济状况回升,但营建成本要压低至合理价格仍非易事。即使是大型营造厂,在去年采大量采购模式控制营建成本,但较低成本的物料,也将在今年六、7月出货结清,下半年必须面临成本大幅提高三、四成以上的情势。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