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段宜康提党改革刍议 三大败因五大建议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怡君台北一日电)前新潮流系总召段宜康今天提出“民进党改革刍议”,指出民进党失败三大原因,包括清廉形象受质疑、本土化价值成为对外切割和对内斗争的工具、执政内容背离进步价值,同时也提出五大建议盼党内修改党章及全面检讨提名制度等。

段宜康、前立委萧美琴、吴秉叡、沈发惠及蔡其昌上午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段宜康表示,提出改革刍议是为了抛砖引玉,并未企图广纳所有声音,成为一元建议,出席者为参与讨论一部分的人。他归纳民进党三项失败原因、三项未来挑战及五项建议主张,盼能抛砖引玉,引发党内共同讨论。

段宜康指出,党内败选原因有三:清廉形象受质疑,个人操守问题恶化为全党的集体堕落;本土化价值成为对外切割和对内斗争的工具;执政内容,背离进步价值。

他认为,民进党因“清廉、勤政、爱乡土”获得人民信任而执政,但八年来这三个核心价值已经出现问题,个人操守已经恶化成为全党的集体堕落。

他表示,每个执政团队都会有个别成员在操守上发生问题,但检验一个政党是否符合社会期待,要看政党如何处理操守有问题的成员,在野时,民进党处理得很明快,但执政后,这部分已经无法符合社会期待。

他也指出,败选第二个原因是把应为党内与社会黏着剂的本土价值,当作对外切割、对内斗争的工具。民进党执政之后,并未让本土化成为国家战略体系重要目标,反而变成选举的操作手段。民进党通过排蓝民调,结合媒体谈话性节目,造成党声音一元化,这是民进党极重大的倒退。

段宜康表示,最后一个原因则是,民进党执政内容也已经背离进步价值,过去民进党站在弱势的一边,检视民进党党纲也清楚呈现此价值系统,但党纲却与选举政见不相干,执政之后党纲也束之高阁。

除了检讨外,段宜康也提出民进党在野之后要面对的挑战,除了重建形象外,还包括:建立本党价值体;因应选制改变,革新提名机制;重建与社运团体之伙伴关系。

段宜康提出建议五项主张:第一为修改党章,提高廉政委员会位阶为处理廉政问题的最高机关,享有主动独立的调查权和处分权。

他表示,第二、通过效力等同党章的决议文,坚持“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本土路线,以对话、论辩和沟通来扩大认同,而不是粗鲁地对待不同意见的人。回到创党时期尊重多元的精神,反对一切将本土路线窄化和教条化的企图,更反对任何利用本土路线来进行党内斗争的政治人物。

段宜康指出,第三、组成“党纲检讨小组”,就社会公平议题进行各界巡回座谈听取意见,完整而充分的检视党纲内容,并草拟“行动纲领”具体标示实践的主张与步骤。

他说,第四、全面检讨提名制度,包括:废除排蓝民调,区域候选人部分,降低党员投票与民调比例,加入由学者与社运团体组成之小组评鉴。政党比例候选人部分,废除党员投票与民意调查,除由中执会推选五位党领导干部担任外,其余皆由学界与社运团体推荐产生。

他指出,第五、即使在野也应透过讨论与规划,建立本党的整体战略蓝图,以免重蹈八年执政失败覆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