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剖析巴基斯坦民主化的艰辛路

期许台湾年轻人跳脱单一思维 深思民主的可能形式

杨永明

人气 8
标签: ,

【大纪元4月21日讯】为什么要民主?民主岂止一种形式?龙应台文化基金会19日举办“思沙龙”“民主”系列首场“你所不知道的巴基斯坦”,主讲人台大政治系教授杨永明从复杂的国际关系利益,剖析巴国民主发展以及灵活运用地缘优势的手段,期许台湾年轻人跳脱单一思维,深思民主的可能形式。

  龙应台文化基金会“思沙龙”以“民主”为核心思考,以巴基斯坦、委内瑞拉、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国家为对象,比较新兴民主的发展历程。首场“你所不知道的巴基斯坦”由台大政治系教授杨永明主讲,第三社会工作室召集人周奕成主持,吸引超过四百名观众,现场讨论热烈。

  杨永明首先分析亚洲政治版图,从地缘观点出发,分析巴基斯坦在南亚区域的战略地位。巴基斯坦与印度纷扰不断,两国早年为了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及喀什米尔独立问题开战,其后展开一连串核武竞赛,双边关系直至近年来才转趋正常。

  巴基斯坦的政治体制特殊,一方面设有参议院和国民会议,由国民会议最大党领袖出任总理,但另一方面又有总统为最高领袖,有如双头马车。1999年,时为陆军参谋总长的穆夏拉夫发动政变,矢言推行民主,并和国内传统伊斯兰教势力保持距离。

  穆夏拉夫掌权后,巴基斯坦经济颇有起色,因此获得中产阶级和受薪阶级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却日益独裁、钳制言论自由,引发人民强烈反弹。去年底的国会大选,穆夏拉夫所领导的执政党成为国会少数,导致“朝小野大”的局面,政治局面纷乱不明。

  杨永明分析,穆夏拉夫之所以敢大行独裁,系受到美国的支持。冷战时期,美国为防堵苏联入侵阿富汗,而对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两国关系并不友好。然而911事件后,美国亟欲寻求巴国支持反恐,巴国总统穆夏拉夫也大力配合,成为中东反恐重镇,两国关系自始好转,巴基斯坦也顿时成为全球焦点。

  然而美国基于自身安全而谋求巴基斯坦合作,但却因此助长独裁,与美国民主价值互相冲突;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作为伊斯兰教国家,竟支持西方势力打压穆斯林弟兄,杨永明点出美巴关系的尴尬,造成巴国普遍的反美情绪。

  巴基斯坦领导人碧娜芝・布托传奇的人生,与会民众认为布托夫人其实是巴国政治环境里的特例,杨永明深表认同,巴国境内有许多部落仍奉伊斯兰律法,实行长老制,缺乏现代社会男女平权观念,严重压抑女性角色。但是他也认为女性参政权不彰,并非第三世界国家特有的现象,即使全球进入第三波民主的现在,先进国家的妇权也未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而巴基斯坦在中国与美国的竞合关系中,又扮演何种角色?杨永明指出,近年中印关系获得改善,使巴国不能再自中印冲突中获利,但前年北京政府与伊朗签订3000亿石油及天然气合约,油管路经巴国境内,让中巴关系从原来的地缘关系转变为能源关系,优势仍在。而中美关系,则维系在区域安全的考量。

  谈及巴国军权与议会政治并行的特殊民主化过程,杨永明回应现场提问表示,巴国曾为英国殖民地,因此,社会上层与菁英人士对于英式民主的认识与理解,并不比台湾人理解美式民主来得晚或浅。巴国民主无法实践的原因,并不在于概念上的欠缺,而是资讯不够流通、地缘障碍仍多、家族政治盛行,加上宗教问题穆斯林社会作风保守,才是民主发展真正的阻碍。他提醒大家避免从台湾的单一角度去思考。

  杨永明教授强调,有些国家虽然欠缺经济实力,但透过灵活运用国家间的战略操作,仍然可以取得最大的国家利益与优势,手段上或有正负面的评价,但是,这种弹性灵活的国际关系运用,绝对值得面对特殊国际局势及两岸问题的台湾参考学习。(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烟云:挽歌送邪党
中共干扰民众纪念反右时期民主人士林昭
辛巴威反对党:穆加比已得知败选但死不承认
津反对党称十人在政治暴力中丧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