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抗通膨 各国对策比一比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报导】-通膨冲击暨检讨因应专题报导系列之十二涨价了,政府赶快想想办法吧!不单台湾,全世界的政府官员都怕睡一觉起来发现什么东西又涨了,处理物价上涨,台湾政府做的够不够,看看别国经验就知道。

据中央社报导物价不是个人感受,是许多项目产品一段时间持续性的上涨,用数字理性描述,就是看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

台湾经建会主委陈添枝在就任记者会上,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全国民众,今年“温和性”通膨不能避免。主计处很快的在29日公布,预测今年全年CPI年增率自2月原预估1.98%上升至3.29%,这是1996年以来新高。是不是“温和”性通膨?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

物价议题是每个执政政府最担心的事,民进党政府其实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他们采取的是“低调”,对社会大众总以台湾物价稳定一语带过,其实怕的就是会引发民众预期心理。

但这一波物价上涨是属于“输入”型,也就是油价及原物料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民众怎么可能相信物价平稳,对此,民进党政府最重要策略就是油价“冻涨”,那怕在选举时被骂到臭头,就是守到最后一刻,只是从主计处资料来看,今年1月CPI年增2.94%、2月3.86% 、3月3.95%、4月3.86%,物价上涨的梯子还是愈爬愈高。

新政府面对物价,早在总统大选完不久,油价“一次涨足”的口号早已震天价响,预期心理使得民间能囤多少油就囤多少油,促使,行政院长刘兆玄在5月27 日提前宣布在“一次涨价,多元吸收”下,油价自28日凌晨起涨。

新政府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大众运输及计程车业购油优惠、增加对低收入户家庭生活扶助、儿童生活扶助及高中 (职)以上就学生活补助、推动“马上关怀”专案、补助弱势团体健保保费、及扩大照顾弱势族群国中小学生营养午餐等。

相对亚洲主要国家(地区)最新物价统计,今年1至3月日本上涨1.0%,南韩上涨3.8%,香港上涨4.6%,新加坡上涨6.6%,中国上涨8.0%,别国压力似乎更大,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韩国是加强生活必需品管理,今年3月公布泡面、烧酒、牛肉、猪肉、大白菜、卫生纸及理发费等52 项,列为稳定国民生活必需品检查项目与集中管理及抑制上涨主要对象。

韩国为减轻国民生活负担,并宣布调降五大民生费率,包括调降汽油及柴油等弹性税率10%、至2010年4月30日止免除计程车用LPG油品税、让电信公司降低通讯费率、自4月20日起,汽车于上、下班时间,在公营高速公路区段行驶时,最高可以减免50%过路费、第五则是修正电力费率体制,在2010年之前,逐步完成调降电费程序。

此外,韩国在食物方面则扩大农、渔产品直接交易,聘请专家研拟计划,将2007年191个消费者直销站,在今后15年内增加为550个站。

马来西亚则是采取马币升值,平抑进口物价,并对包括糖、牛奶、水泥、面粉(普通面粉、不含高筋)、食用油、肥料、蚁酸、钢铁、煤油、鱼罐头、米、柴油、LPG、面包、燃油、鸡肉等列为价格管制物品。

日本采取价格补贴,包括对部分农粮物品、油、肉类及乳制品实行价格补贴,并提供“保证收购价格”。

菲律宾则是自2007年10月起,在经济特区内工业供电费率由每kwh度数自4.69披索调降至3.52披索,降幅达24.95%,家庭用电费率每kwh度数也削减0.54披索、越南则是抑制稻米出口。

对于台湾目前倡言公平正义原则下,新政府也不太可能采行,因此,期待政策还不如加强自制,大家可能需要向自备便当、多搭捷运、少开冷气的省钱达人多讨教几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