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龙钢铁减碳环评过关 环团批评空头支票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九日电)中龙钢铁扩建案今天有条件通过环评审查,开创外部减碳先例,正式会议纪录上并未有环保署长沈世宏所说“碳减百分之十五,年缴十五亿元的费用”等字眼,但却引发碳排核配量与交易的争议,环保团体批评,如果此案因为碳权交易才过关,等于为其他高碳开发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环保署综合计划处长黄光辉指出,书面资料显示,中龙钢铁减碳方案内外双修,外部减碳包括请二十三家关系企业小老弟减碳,把额度留给老大哥中龙钢铁来用,以及在台中县大肚乡种树二十万公顷、碳权交易等,这正是它能说服环评委员而他案不能的最大理由。

“灭碳百分之十五”怎么算出来的?黄光辉说,数字只在沈世宏脑袋里,沈世宏是指引的一条路,会议文字纪录其实是要中龙钢铁在将来“温室气体减量法”立法后,在营运前达到二氧化碳核配量目标。旁听的环保团体地球之友协会执行长李根政也说,沈世宏有关碳权的发言很含糊。

然而,二氧化碳核配量只在发想阶段,环保署空气品质及噪音管制处长萧慧娟表示,国人一年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是二点六五亿吨,估计产业占百分之五十五,又其中的三成已上环保署网站登录,采行志愿登录,未来产业、交通、能源等各部门的灭碳期程、核配量及目标,仍未定案。

在国际间,欧盟的碳交易机制行之有年,在投资炒作高峰,一吨的碳权曾高达七十五欧元,现在跌至二十欧元,也就是大约新台币一千元。据空保处简任视察叶芳露指出,另外,联合国有清洁发展机制,提供碳交易双方认证,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亦有自己的交易机制。

对绝大多数台湾人而言,碳交易是全新的概念,去年底就有人打着成立碳基金的名义违法吸金而遭移送法办。因此,空保处认为,未来的碳交易机制除要环保署主管,但更需要金融监理、财税、法务等部门参与,以防弊端孳生。

然而,眼前最根本问题是:谁拥有“碳权”?李根政说,日前政府曾讨论无偿提供企业拥有、政府开配售企业比例,环保团体的看法是碳权全部有价,产业发展要付费购买碳权。

李根政认为,基本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环保署若是就让中龙钢铁以未来的减碳换得眼前的扩建,怎么减、减多少,都还是未知数,等于开了空头支票,那么其他的开发案,如国光石化、台塑炼钢,大开方便之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