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扫荡毒品 检警调应以专责分工取代叠床架屋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7日报导】新鸦片战争─探讨海洛因防制系列专题(二)(中央社记者陈亦伟台北二十七日电)海洛因毒品危害全球各国,除毒瘾戒治的“防”外,查缉毒品的“制”同样是重点工作,台湾因治安机关众多,在缺乏有效统合及绩效压力下,常沦为各扫门前“毒”。专家认为,落实分工查缉、确立指挥一条鞭,比成立叠床架屋的新单位更重要。

毒枭犯罪无区域性限制,何处有漏洞,即将毒品四处流窜贩卖,加上毒品犯罪的隐密性,毒枭贩毒手法日益翻新,利用网际网路、卫星通讯、第三代行动电话等高科技取代传统联络方式,并利诱无前科背景者充当人头犯罪工具,增加查缉困难。

台南地检署检察长蔡瑞宗表示,要落实反毒,减少毒品供应、减少需求、戒毒治疗三者缺一不可,在“防”的部分包括宣导毒品危害、预防再犯,“制”的方面则必须严予取缔、断绝毒源、压制毒品人口增加,缉毒工作更必须有新思维,就是做好分工查缉。

国内职司缉毒者,中央有调查局、刑事局、海巡署,地方则有各地调查站、宪调站、县市警局,单位繁多,踩线、相互掣肘、争功时有所闻,前法务部长陈定南任内曾有意比照美国,建立缉毒署统一事权,但后来因牵涉政府组织再造,并未落实。

为把众多单位统合成一股力量,台中地检署检察官王捷拓规划出一套缉毒三级分工策略,目前已渐为各地检署查缉毒品的任务执行依据。根据分工,对于走私、运送与输入毒品的大盘毒枭,由调查局与刑事局负责,利用跨国情资交换,直接在境外破坏毒枭集团,拒毒于境外,不必浪费人力到各县市抓小毒贩。

中小盘毒贩,则由各县市警局、县调站及地方海巡单位负责,全力查缉在地方上活动的小股毒枭,避免流窜到别人区域,这些单位就不必去申请监听票抓大毒枭。最后,查缉工作统一由各地检署检察官指挥协调,落实三级分工、查缉一条鞭。

蔡瑞宗表示,这套三级分工目前在台南检警调运作顺畅,也多次漂亮破获毒贩组织,若政府愿意成立真正跨部会专责缉毒机构,当然乐观其成,但若成立专责机构不能消除本位主义,落实分工查缉无疑已是有效可行的“防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