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减肥!减肥!越减越肥?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诚所谓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古人称增胖为发福;现代人却视肥胖为健康及美观的最大杀手。所以和减肥有关的产品及服务均大发利市。然而,营养专家说了好几次“少吃多动”,却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为什么减肥难,还越减越难?为什么少吃多动是最有效的减肥心法?除了少吃多动,还应该注意什么?它们都是既有趣,也值得深入探索的话题。

肥胖其实是一种病。和许许多多的慢性病一样,是“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的结果。人体身上其实是带有造成肥胖的基因的,从远古至近代的人类,食物来源不稳定,觅食不易,又要因应严冬及荒旱,具有储存脂肪的能力就成为生存与繁衍的优势。然而在农工发达,物资充盈的今日,现代人吃东西容易(美食﹑加工食品琳琅满目,美味又便宜),生活方便(不用挑水砍柴…)﹐“好吃懒作”的结果,自然身体的脂肪就越积越多了。

基因是父母给的,天注定的,强求不来,也无法改变,不过后天的努力多下一点,肥胖还是可以预防及控制的。体重控制是一辈子的事,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比短期内期待瘦几公斤重要,在此提出一些控制体重及预防肥胖的原则:

一﹑从小做起
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或是脂肪细胞肥大,都是肥胖的原因。一岁至青少年时期是脂肪细胞增生的时期,如果这时饮食不当,热量摄取过多,脂肪细胞就会大量增加。这种人增胖会更容易,减肥会更难。现在的小胖子越来越多,站在国民健康的角度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二﹑热量要限,营养要够

老掉牙的废话,但最重要。肥胖是新陈代谢的问题,营养不均衡,新陈代谢就不会正常。一般人讲到减重就只想到限制热量或节食,光这样是不够的,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懒,越来越没有活力。除了控制热量(但每天仍不建议低于1000~1200大卡)外,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可帮助代谢热量)及矿物质的摄取仍应充足。在食物的选择上,以天然、新鲜、少加工、营养浓度高(请参照特写-关于营养浓度)、膳食纤维充足为原则。烹调应以少油、少糖、清淡口味为原则。文后所附的网页联结有大量的相关资讯与减重技巧,在此不多重复。

三﹑动起来!动起来!动起来!
您已经不用砍柴挑水了,找些方法让自己动动吧!作什么运动?游泳还是慢跑?我觉得您喜欢的,可以持之以恒的,就是好运动,没有一定。找自己喜欢的,持之以恒去作最重要。也有研究指出,对肥胖的人来多,每周更换运动项目,对于减重的效果更好。还有,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太重的运动份量,容易造成运动伤害,也容易造成挫折感,影响以后的运动意愿。

四﹑产后恢复身材,请哺育母乳
女性储存脂肪的能力比男性还强,怀孕时期脂肪储存的效率尤其惊人。因为按照自然的法则,这些脂肪是哺乳期转化成母乳,哺育下一代用的。如果没有用掉,脂肪就无处可去,就会堆积在体内,越积越多。哺育母乳能让妈妈如愿恢复小姐的身材,真的不盖你!

五﹑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
饮食不规律的人比饮食正常的人更容易堆积脂肪。物种演化的结果,让我们身体有了“逮住机会就堆积脂肪”的本能。饮食正常,营养热量平均分配在各餐是重要的,晚上是休息时间﹐

晚餐尤其不要过量﹐可以减少脂肪堆积的机会。

六﹑持之以恒
许多人减重成功,却放纵自己,无法保持,最后体重再度回升,然后再想到减肥,最后成了循环。这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因此减重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几天减了几公斤,而是在于是否能减到一个长期能保持的体重,并且培养了健康的饮食与运动习惯。

肥胖者因为器官的工作负担加重,因此较易罹患心脏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痛风、退化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皮肤病、呼吸功能失常等疾病,且其症状亦随肥胖程度而益形严重。这些人减肥是必要的。如果您想要控制体重,应该找营养师好好的聊聊,在作过营养评估后,请营养师帮您设计饮食计划,并教您怎么吃。三两天的减肥食谱其实没什么用处,道听途说的减重偏方尤不可取,不当的节食与吃减肥药尤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下巴双层,非一日之馋也。您担心您的腰身和树干的年轮一样(一年增一圈)吗?记得“少吃多动”吧!要知道:最好的减重方式,是增加自己精力,作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动。宜持之以恒,忌一暴十寒,尤其不能操之过急。需知,减重的目的在于获得健康与喜悦,任何因减重而伤害健康的举动,都是不聪明的。

摘自志弘诊所网站 (02)2362-1095  院址: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二段32号2楼(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