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绿癌克星銹病菌专一性高 初步研究露曙光

人气: 3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9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七日电)郊外随处可见外来入侵种植物“小花蔓泽兰”,被这种“绿癌”攀附的植物会无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间接危害生态和经济损失。台湾大学植物病理系教授曾显雄去年从英国引进专克小花蔓泽兰的“銹病菌”,经过隔离田间释放的结果,它可充分抑制小花蔓泽兰的生长,成效相当不错。

台湾北部较少见的小花蔓泽兰(Mikania micranthaH.B.K )在中南部危害情形严重。根据行政院农委会特生中心2001年小花蔓泽兰蔓延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危害面积估计有5万1893公顷。2002年蔓延危害面积更高达5万6847.78公顷,比2001年再增加4954公顷,已被列为台湾外来危害植物的“头号杀手”。

小花蔓泽兰生长快速且成长后会攀爬覆盖其他植物、造成遮光效应,被攀附的植物(大部分是乔木)无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间接影响鸟类或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造成经济损失并危害生态。中华民国自然生态保育协会表示,小花蔓泽兰兼具有性及无性繁殖优势,结实量相当惊人,每平方公尺覆盖面积可产生 17 万粒种子,以风力传播能迅速强势蔓延。因此又有“生态杀手”或“绿癌”之称,一定要随时连根刨除。

协会指出,小花蔓泽兰原产中南美洲,侵入东南亚、中国大陆及太平洋岛屿。台湾地区遭入侵年代及途径不明,最早是在 1986 年采自屏东县万峦乡,农委会林务局在 1990 年证实小花蔓泽兰入侵台湾,目前已广泛分布在台湾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山野开阔地、溪谷、荒地、荒废果园及道路两旁,都可见到它的踪迹,成为侵略性最强的外来入侵植物。

台湾大学植物病理与微生物系教授曾显雄指出,说也奇怪,这种从中南美洲入侵台湾的小花蔓泽兰却未影响当地其他植物和经济作物,经过研究人员发现,大自然发挥了“一物克一物”的原理,研究人员从小花蔓泽兰植物体内发现原来有一种“銹病菌”专门抑制它的生长,使得小花蔓泽兰族群不易扩大,达到生态上的平衡,根本就和一般植物一样,没什么危害。

曾显雄去年 3 月从英国引进銹病菌(Puccinia spegazzinii)后,曾在台南的亚洲蔬菜中心借用 P2 负压等级实验室从事病源性和寄主范围的测定,同年 10月 16 日向农委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申请田间释放,并向防检局咨询委员会做病源报告,获得委员们一致的好评,认为銹病菌的专一性非常完整,不会影响其他植物,可以在隔离田间释放进行测试。

林务局协助曾显雄进行隔离田间释放,在高雄六龟工作站的四扇平和苗圃两个点进行测试。曾显雄说,銹病菌无法在培养皿中培养,一定得在小花蔓泽兰的活体中培养,经过实验室中一盆一盆的繁殖感染,测试确定在无生物安全疑虑后才拿到大自然中释放。

令人兴奋的是,今年 5 月 9 日在当地释放出去后,隔一个月观察,发现当地的野生小花蔓泽兰被感染了,7月 9日再去观察,感染的情形更广泛,不过,这其中却发生卡玫基台风造成苗圃地区被土石流掩盖,8月 9 日观察结果,发现旁边未被掩盖的小花蔓泽兰照样被感染。

曾显雄解释,銹病菌感染小花蔓泽兰的藤蔓、叶子、叶脉后,会出现如同銹斑的感染病灶,叶子会掉落,还会影响开花和种子数目,只要一长新芽、新叶就是最容易被感染的时候,新叶数目减少,自然后续很难再生长。

他说,銹病菌是生存在小花蔓泽兰的植株上,病菌在病灶上长出“冬孢子堆”,孢子堆再长出“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就弹射到健康的小花蔓泽兰植株上就会发芽,而且发芽管会伸进组织细胞内吸取养分,然后再从叶子表皮下长出新的“冬孢子堆”,周而复始繁衍生长,小花蔓泽兰的生长受到抑制,彼此达到平衡,而非“赶尽杀绝”。

他强调,隔离田间释放实验将进行到今年底,除观察小花蔓泽兰遭感染情形,最重要的是注意其他植物有无被感染,待综合评估报告后向防检局报告,明年初再进行更大规模的感染实验,预计释放的地点在花莲、屏东、彰化八卦山等地再进行数个月的观察。

林务局估计,从90年到96年,每年光是为了防治小花蔓泽兰就得编列新台币 5000 万到 6000 万预算,如果这项实验成功,预计后年起可减编这项费用,全数启动生物防治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