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弹性就业潮来临 学者吁救急也要救济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30日电)国际经济不佳,出口衰退,学者认为国内失业问题已产生结构性改变,失业恐怕已非短期现象,弹性就业已成趋势,建议政府除了推出“救急”计划,更要进一步思考“救济”计划。

行政院主计处公布失业人数已突破50万人大关,创下近5年来同期新高,另透过就业服务中心求才人数为92万人,较96年同期减少15.7%,而求职人数则达到102万人,年增22%。

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洪德生表示,观察2008年8月以后,失业率该下降时不但没下降,还逆势上扬,可见失业率已不是季节性因素,而是结构性改变;因素与国内产业升级太慢、高度依赖外贸息息相关。

短期内国际经济前景不明,面对节节高升的失业率,政府陆续提出立即上工、工作所得补助方案、充电加值计划等,洪德生认为,这些政策立意良好,但效果有局限性,不过仍应给政府鼓励,不要一味否定计划美意。

他分析,处理失业问题有治标及治本,目前政府提出是治标,属于救急性质,治本之道应该是从协助企业融资、人才培训及加快企业转型,且台湾不应只靠制造业,另应重视服务业甚至新型创意产业的发展。

他说,这次全球经济衰退主因是金融海啸引起,是人为管理引起货币面的问题,回顾历史上金融危机的特色是引爆的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但相对也会较快解决,目前各国大幅调降利率吸引资金转入投资市场,近1个月也没有再看到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坏消息,显示金融危机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因此他认为,政府对失业问题提“救急”方案,主要是想减少社会问题,虽然不会一次解决问题,但没有永远的不景气,目前仍以先恢复经济活力为主,未来再考虑发放社会救济金。

不过,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江丰富比较悲观,他预期,失业问题不会短期消失,更大的失业潮可能在下半年爆开。

江丰富表示,有人说农历年前要爆失业潮,这是过去的认知,现在景气不好,工作都保不住了,以往那种抱着年终奖金跳槽的风潮不再,反而是若中国及美国经济不快点复苏,高度依赖出口的台湾,可能会有更多公司撑不到年中。

江丰富认为,新政府近期提立即上工等计划,其实民进党政府时代也做过,历史经验已显示提供3个月到半年的短期工计划效果有限,这些人最后依旧失业,特别是这一波是高学历者失业,政府又能提供多少就业机会?

他进一步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景气回升,台湾仍要面对失业问题,因为台湾高度依赖高科技产品代工,但高科技产品周期性短,赚个5至6年后技术可能面临淘汰,利润下降,未来高科技景气波动势必愈来愈频繁,相关产业就业机会也就跟着波动,科学园区恐将无法再全面提供全职工作,而是弹性就业。

江丰富认为,未来竹科会变成视接单情况来释放工作机会,工程师可能上班3至6个月,剩下的9个月至半年则是待业中,这种情况会愈来愈多,大家不用难为情。

因此,他建议政府要看清楚趋势,充分就业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高科技业已不太可能长期处于24小时开工,而应配合弹性就业时代来临去设计配套措施,不应一味等待景气好转,而应立即启动社会安全机制,也就是“救济重于救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