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加沙惊魂亲历 火箭又来了

标签:

【大纪元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特拉维夫7日专电)阿什克隆(Ashkelon)紧邻地中海岸,街道两旁花木扶梳,公寓华厦栉次鳞比,加上温暖冬阳普照大地,身历其中一股发自内在的心旷神怡,沈浸在以色列南方的乡村风情。

正当赏心悦目之际,6日下午1时50分许(约台北晚间7时50分),一阵以希伯来语“红色警戒!红色警戒!”的急促广播划破天际,预告着新闻报导才看得到的实情就要发生:火箭来了。

尽管以色列国防军宣称,自展开地面作战后,他们已控制加萨北境,哈玛斯集团(HAMAS)发射火箭的密度不如以往,但为报复以色列封锁加萨边境,哈玛斯仍不时朝着以境发射火箭,阿什克隆即在射程范围内。

记者跟着路上的行人一同飞奔至邻近的警察局内避难,正当大门上锁的一刹那,先后传来两声火箭落地、爆炸的巨响,警局的房舍微微震动,大伙儿不安的眼神随着爆炸巨响四处张望。

前后不到10分钟,警报随即解除,记者的脑海中浮现,当年金马离岛军民,他们所历经那段“单打双不打”的艰苦岁月,脚步略为沉重。

没多久警车运回两枚火箭残骸,以色列国家警察总局发言人罗森费德(Michky Rosenfeld)向记者说明,这两枚就是近来常见诸报端的卡萨姆火箭(Kassam),“你摸,残骸还是热的!”

离开警局继续走访阿什克隆市区,一座遮雨棚破个大洞的建筑物映入眼帘,看来荒废许久。当地居民说,这块荒废的旧址原本是一座公车站,但前些年遭火箭击中,至今停摆。

眼前热心民众说得轻松,但记者总听到类似炮击的爆炸声一时忽远、一会儿又忽近,正在思索究竟发生什么事,下午3时15分(台北晚间9时15分),阿什克隆的天际又响起“红色警戒!红色警戒!”的警报声。

1个多小时,记者躲了两次警报,难免有些惊魂未定,不过艾薛尔(Asher)告诉记者,“我从纽约回来度假的”,战争期间还度假?“对啊,以色列是我的家。昨天哈玛斯起码打了6、7发,你运气不错啦,今天算少的。”

一般民众临危不乱,以色列的军官更是处变不惊。见到记者似乎尚未回过神的模样,笑着问,“有趣吗?”,他们的勇气确实令人佩服。

不过这位军官对记者眨着眼,“真正勇敢的是火箭来袭但仍住在城镇的居民”。(本文附有照片)


阿什克隆居民说,荒废的遮雨棚原是一座公车站,因前些年遭火箭击中,至今停摆。//中央社

相关新闻
遭火箭攻击  以对加萨走廊展开报复九人死亡
住哈玛斯火箭射程内  台侨刘秀莲随遇而安
巴人火箭袭以南 1死10伤
以色列持续空袭加萨  停火希望渺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